王安石
宋太宗赵匡义想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他亲征北伐,在986年雍熙北伐中惨败,1004年,契丹大举进攻宋朝,一个大臣劝宋真宗(当时宋太宗已经去世)去亲征,真宗听了,士气大振,大破辽军,他们两国在檀渊两州和谈,这就是有名的檀渊之盟,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王安石出生了……
1000年,王贯之考中了进士,1015年,他的侄子王益也中了进士,1021年,他的三儿子出生了,叫王安石。但是1039年,他的父亲便去世了,算出来,父亲只陪他了十八年!他非常伤心,经常仰望星空,他知道自己必须干一番事业,不然将来没得活路走,于是,他苦读了三年的儒家书,1042年,他中了状元,当时他才二十四岁,仁宗觉得不爽,竟然把他和第四名的人掉换了名次!这要是我,都得造反了不成?但王安石却毫不在意!
于是王安石被授予淮南街读判官一职,这算是一个王安石的见习期,见习期开始,他表现的也很不错,他依旧奋斗读书,还因此写成了一部《淮南杂说》。1047年,长达五年的见习期到了,他有两个选择,一是清要馆职,也就是能与四方名流交往,看似很不错;另一个知县,当知县就可以与当地百姓交往,也是一个好选择,那么,王安石为何读书,为何当官?与天子共治天下!治理天下为了什么?为了百姓的生活!所以,我认为,他选的会是知县,事实的确如此,他选择去明州当了知县,那里没有水灾,可是水都流进了海里,他便让大家在丰收后兴修水利,结果农业竟然得以保证!
但还有一个问题,百姓的家亩不够,只能找地主借粮,下一年还还不起,因为地点主让们还很多倍的粮食,这叫高利贷,但是王安石现在打击高利贷是不行的,因为他如果一个不小心,就触碰到了地方豪强的利益,他自己说不定就凉了!于是他打开了国库,把粮食借给百姓,他把月息定为两分,秋收后还就可以,这也就是后来的青苗法的一个雏形,王安石不止有经济作为,还兴办教育,三年后的王安石离任了,他去安徽当官但问题大了,士兵们,年老后还不能被淘汰,加上缺乏训练,可完了,原本党向臣服于大宋,现在他们的首领李元昊割据西北一带,建立西夏,大宋派兵讨伐,结果大将非死即伤,于是大宋每年给西夏送十万岁币,而1058年,宰相富弼要让王安石去当京官,王安石愿意,因为他本来就是想当京官,于是他上书给宋仁宗,现在的宋仁宗是认可王安石的能力的,但是在京城,他没啥作为,只是和一些名士喝酒,但是对于这种高官厚禄,王安石一点都不留恋,他回家了,正好他母亲去世了,王安石回家的第一年,宋仁宗去世,他的儿子英宗上位,但是英年早逝(不愧是宋“英”宗),后来宋神宗也继位了,宋神宗很听到元老大臣推荐王安石,于是他便把,王安石召入京城,王安石开始变法了,而王安石对变法有着巨大自信,因为宋神宗似乎非常的罩着他,他在朝议面前,以一种叫做“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悯,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气魄来回击他们说:“虽千无王吾往矣!我一定要把这场变革进行到底!”他立刻上书给宋神宗,告诉他必须当缆独断,不能像祖先那样怂,不敢做决定,于是宋神宗听了他的话,大力主张改革,反变法的人纷纷离开了朝廷,转到地方任职,国库就这样,逐渐的充盈,军队的效率高了,王安石就对着西夏用兵,大胜!
有一个叫郑侠的人却在熙宁七年春,借着流民来开封避难,画了一副流民图给了皇帝让王安石走,华匙,也不说什么主动罢官,他在一零八六年去世,享年66岁,有人说北宋是因为王安石的新法,灭亡了,我认为这纯属扯淡,王石变法,分明让国家强大起来,主要还是后期新法旧法的斗争,而导致内乱不断,北宋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