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一场读书盛宴里面的残渣剩饭
大概就在几年前,我在自己的某一篇随笔里面曾经写到,人生脱离青年奔向中年是一个二阶导数为正的过程。为了让没上过高数的看官弄明白,我把这句B格略高的话翻译一下,总而言之就是说人生从二十来岁往三四十岁的这段经历,是一个时间流逝加速的过程。时光匆忙到连总结回忆都慢慢成了一种奢望,大家都在忙着过日子,但是大多数人实际上都在被日子过。这个道理,就好像当年懵懵懂懂上了个大学,读到最后发现被大学上了是一样的。
不幸中的万幸在于,还能有那么几件事可以拿出来说道说道,比如说健身,比如说读书。所以每到一年或者半年总结的时候,拿出来一看,颇有一种旧社会庄稼人年三十晚上摸到枕头底下还有那么几个钱时的心情。嗯,今年收成还不错。
曾几何时——我终于已经沧桑到可以用“曾几何时”为开头来写句子了。是的,曾几何时,读书还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大家读书的时候总喜欢找一个没人的角落,或者至少是没人认识自己的角落。就着灯光或者不那么刺眼的自然光,脑袋一低就是个把钟头。就像是现在各种公共场合里面刷手机的人一样,感情丰富者还会面带诡异的微笑或是痛心疾首一番。也不知道过了有多久,突然抬起头一看,发现时间不早,赶忙从书的圈子里面跳出来,该干嘛干嘛去了。除了读书人自己,别人谁也体会不到这书中三味。如果有幸撞上一本非常对自己胃口的好书,一口气读完,先是前戏铺垫,然后层峦叠嶂,后面峰回路转,一直到皆大欢喜。那种畅快淋漓的感觉,就如同是xxoo过后,一种满足之中又带着怅然若失的感觉,绕梁三日,念念不忘。
而现在的读书就如同现在的跑步一样,从一件私人的事情,慢慢演化成为一种全民性质的运动。以前我一直觉得,值得分享的无非是读书心得,近些年来发现买本书也变成了一件值得分享的事情。仿佛买书回来只是为了朋友圈里的一个个点赞,至于书的本身质量,内容是否浅薄,领悟是否独到,已经成为读书的次要选择。至于在朋友圈里面接受诸多点赞的书本是否翻开过,也已变得不再重要。
终有一天,我突然领悟到,为何读书这件事越来越变得形式大于内容。那是因为现在读书市场与我少年时的相比,内容的增长速度远远大于阅读内容的人增长速度。物又从来是以稀为贵,此消彼长之下,读书的人慢慢成为了稀缺资源,而稀缺资源往往又更能吸引眼球。所以,在这个眼球经济的时代,读书的人就取代了被人读的书,成为了读书这项运动的核心。按照这样的结论推下来,朋友圈里买书点赞,其实就像跑个步分享步数,吃饭前先拍照发朋友圈一样,也就不是一件值得大惊小怪的事情了。至于最终书读进去多了,跑步瘦下来多少,吃的东西味道如何,才没有人去关心呢。正因为如此,那些鸡贼了的出版商们,也就不再在书本身的选材上面下功夫,反而开始书的包装,推广上动脑筋。同样的,写书的人,也就开始关注书的标题,腰封和赠品了。
一个读书人所谓的不幸,大概就是在这样一场书的盛宴里面竟然变得无书可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