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四大美男”是怎么死的?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我们知道: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所谓“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其实,中国古代还有“四大美男”之说。尽管“四大美男”到底是谁?各个版本略有差别,但是最普遍的说法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
潘安是中国古代“花样美男”的代表符号,历史上真实的潘安是西晋著名文学家,“姿容既好,神情亦佳”,相貌确实名垂天下,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呆了”的第一帅哥。
潘安美到什么程度?南朝宋人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容止》中有记载:“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刘孝标注引自《世说新语》的姊妹篇《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潘岳(潘安)的长相气质、神态都绝佳,他年少时挟弹弓出外打猎,驾车走在洛阳的街道上,引发全城无数的“花痴”少女少妇的围观。他们为之癫狂、忘却礼教矜持,大庭广众之下,携手绕车把俊俏少年围于中间,甚至老妪(老婆婆)也掺杂其中买来时鲜水果向他投花掷果。
潘安出行一次,竟也能满载一车爱慕者投送的花果而归,从这可以看出,中国西晋时期的“粉丝”经济就很发达。成语“掷果盈车”或“掷果潘郎”就源自这个典故。
自西晋之后,历代对于潘安容貌的赞誉之词颇多,如“貌若潘安,才比子建”、“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才过宋玉,貌赛潘安”、“子建才,潘安貌”、“潘安再世”、“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花惭潘岳貌”等,可见第一帅哥的称号确实名不虚传。
遗憾的是第一美男潘安后来扎进历史上著名的晋惠帝皇后贾南风的贾氏外戚集团,充当其首席御用文人,后来“八王之乱”中的第三位——赵王司马伦发动兵变入宫,尽诛贾后党羽,53岁的潘安被裹挟进去玉石俱焚。
宋玉在历史上也是美貌与潘安比肩的人物,上文已经说过,古代的评书、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常常以“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男子的俊美。
宋玉在文学上的成就还在潘安之上,是楚国继屈原之后著名的辞赋宗师,留下了《九辩》、《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笛赋》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
美貌而富有卓越文学天赋的宋玉身出生于贫寒之家,一度做了楚王的文学侍从并受到特别赏识。但宋玉这人不善于做官,最后被疏远贬斥重归乡野。楚国灭亡后,76岁的宋玉在潦倒中走向人生终点。
第三个美男就是南北朝时期北齐末期名将兰陵王高肃。高肃字长恭,他是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的长子——文襄皇帝高澄的第四子;齐后主高纬是高欢的第九子——武成皇帝高湛的次子,高肃后来就是被他的堂弟——齐后主高纬毒酒赐死。
史书上说高肃“貌柔心壮,音容兼美”、“才武而面美”;死后他的墓碑上记载“风调开爽,器彩韶澈”(意思是豪爽开明,长相清秀,声音甜美);《隋唐嘉话》中说他“白类美妇人”,就像美貌少妇一样白皙。可见,兰陵王之美的确是不容置移、超凡脱俗的,他有着一般男子所不具备的俊美容貌。
他容貌太过俊雅柔美,为阵前震慑敌人,他不得不命人制作了一些面目狰狞的“大面”(面具)戴之。因战功显赫,声威日显,其堂弟高纬继皇位后,忌恨其功高震主,受人爱戴,恐皇位被夺,在他33岁那年,帝(齐后主高纬)赐鸩而死。
提到四大美男最后一位的卫玠,他是跟潘安同时期且同以貌美名世的人,杜甫《花底》诗中“恐是潘安县,堪留卫玠车”,可见当时两人是并驾齐驱的。
骠骑将军王济是卫玠的舅舅,英俊豪爽有风度姿容,每次见到卫玠,就叹息说“珠玉在侧,觉我形秽。”;又曾对别人说,与卫玠一同出游,就像有光亮的珠子在旁边,光彩照人。
卫玠年幼时就身体病弱,加之“美风神,善清谈”、“风神秀异”,整天长时间静坐玄思,其实这就如同大脑里边总在进行“文史哲”的奥林匹克竞赛,是非常消耗脑力和体力的。
东晋“八王之乱”时,他渡江避乱于豫章(今南昌),与当时的另一名士谢鲲相遇投缘,两人竟日清谈直到第二天早晨,他母亲因他体质虚弱,常常管束让他少谈。
卫玠后来从豫章郡到京都(今南京)时,他的“粉丝”久闻其名,出来看他的人围得像一堵堵墙,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个水泄不通,无数艳丽女子争相围观,使他一连几天无法好好休息 。
卫玠本来就是虚弱之身,身体受不了劳累,据说当场就晕死过去了,最后重病而死。当时的说法是看死了卫玠。时人谓之“看杀卫玠”,这个后来也成了一个典故。这场由美貌导致的悲剧真是让人叹为扼腕叹息,可怜卫大帅哥年仅27岁就这么“香消玉殒”了!
古代四大美男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比如才貌双全,或文学、音乐修养极高,或文治武功威震华夏。据说这些人出行的时候都曾造成万人空巷,争相目睹的场面。而且依据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风气,阴柔之美成为了社会的主流审美。这些美男往往 剃须、敷粉、薰香,喜穿宽袍大袖,步态轻盈,感官、外化的美成为了大众审美的标准。
欢迎交流 、分享 敬请关注“山色归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