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圣贤书友会简友广场

《孟子》(七)离娄上篇6——伯夷避纣①:原文注释1

2023-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知非非非

【原文】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①之滨,闻文王作,兴(xīng)②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③!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内,必为政于天下矣。”

【译文】

孟子说:“伯夷避开商纣,住在北海的海边,听说周文王奋发有为,就起来说:‘何不去投奔西伯!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姜太公避开商纣,住在东海的海边,听说周文王奋发有为,就起来说:‘何不去投奔西伯!我听说他善于奉养老人。’这两位老人,是天下最有声望的老人,他们投奔了周文王,就等于天下做父亲的都去投奔了。天下做父亲的都去投奔,他们的儿子还能往哪里去呢?诸侯中如果有实行周文王的政治的,不出七年,一定可以得到天下的政权。”

【注】

①北海之滨:指今濒临渤海的河北昌黎一带。伯夷是孤竹国国君之子,父死,让位逃走,孤竹国是冀东辽西地区出现的早期国家,与商关系密切。近年来,唐山市滦南县新发现有关孤竹国重要物证。东海之滨:指在今山东莒县东部一带。

②兴:起身;起来。

③盍:副词。表示反诘。犹“何不”。归:归附。乎来,语气助词。用于句末,表疑问和感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