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精进
对于“努力”这件事,《精进》提出了新的观念、以及有效的行动策略。通过阅读第六章、以及完成该章后面的实践练习,我们一起向着更“高阶的努力”出发。
1. 以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根本轮不到拼天赋
本·霍洛维茨是硅谷有名的企业家。他的一位CEO朋友手下有一位得力干将,工作非常优异,这位朋友想要提拔重用他。可有人认为他在管理能力上未必能够担当重任。为此,霍洛维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管理能力是后天掌握的一种技能,而不是先天具备的禀赋。
对于人的才能,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观念,一种认为人的才能一旦形成就相对稳固,不会轻易改变;一种认为人的才能可以通过后台努力不断提升。前者形成了“僵固型心智”,很大程度可能抱有着“看他人是天才,看自己是蠢材”的悲观心态;后者则具有“成长型心智”的特征,他们“看他人是天才,看自己也可以成为人才”。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智商高于140的人只在人群中占有0.4%。那为什么智力相当的人,却会出现天壤之别?事实上, 人的大脑具有相当大的可塑性,后天努力对人的改造是惊人的。
我们都看过一部叫《阿甘正传》的电影,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他不断不断努地奔跑,却让成了橄榄球巨星、代表美国乒乓球队与中国比赛、成立一名企业家。艺术源于真实。这个世界上比我们做得更好的人,大多数跟我们处于一样的层级,然而他们用努力拉开了距离。
2. 努力也是一种需要去学习的才能
为什么我们明知努力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们却不去努力呢?
是我们不愿吗?不是。
是我们不能吗?不是。
是我们太懒吗?可能是。
一系列的追问,我们找到了“懒”这个答案,不只是懒,还懒到无可救药——懒癌,从此彻底弃疗。厉害的人,他们懂得继续追问下去——
为什么懒呢?因为觉得难。
为什么难呢?因为我们不懂得怎样省时省力的去努力。
对于“努力”这件事,我们要破除一些陈旧的观念,努力不是一味地“使力、使力”。在努力这件事上,除了自我激励之外,我们更应该思考:到底应该怎样努力,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策略来投入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应该怎样有效地启动、维持和优化对一件事情的投入。
从当下公司的岗位聘用,我们会看到,每一个岗位都有特定的技能需求,做编辑的需要强有力的文案功底,做销售的需要沟通、说服能力强,做策划的需要想法多、思路广。只有在这个方面有一定的才能,才会得到聘用;而只有才能卓越的人,才会被领导重视,得到提拔。
特别是对那些资源较少的人来说, 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不多的资源(时间、精力、金钱乃至勇气)聚拢起来,投注到做一件事情上,并且把这件事尽量做到极致,而非“差不多”。
世界上没有两个词比“good job”更加有害了。在《爆裂鼓手》中,以教学严苛著称的音乐教师弗雷彻这样说。因为这两个词容易让人陶醉在短暂或肤浅的成功里,失去了进一步向上冲刺的动力。
要想不仅仅是“差不多”,要想超过一般人,我们要不满足于“标准动作”,在学校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的练习、考试;在工作中不仅仅满足于完成按时按质完成更多。我们应该为自己增加更多“必要的难度”。并且随着对难度的适应,为了避免进入“舒适区”(或者说瓶颈期),我们还要不断地设计更有难度的挑战。
3. 坚持下去,并没有那么痛苦
想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坚持必不可少。努力是难的,坚持努力就更难了。
在这个时候,我们总喜欢谈论意志力。好像我们意志力足够强,就能坚持到底一样。事实上,意志力非常不可靠,你越强调它,越依赖它,你中途放弃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意志力总有可以承受的极限,就像一根已经绷得很紧的绳子,若是再用力的话,随时都会绷断。
真正让人可以坚持下去的,一定是这件事唤起了我们内心深处最强烈的兴趣。
然而我们好像同时患上了“兴趣饥渴症”与“兴趣寡淡症”。我们很想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为了什么可以坚持到底,为此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但总是过不了多久,激情就消失殆尽。越急于寻找自己“真正的”兴趣,越寻觅不到,因为这急于求成,常使我们浅尝辄止或者妄加评判,使我们离“真正的”兴趣越来越远。
改变这个局面有以下方法:
一是放弃对“兴趣”的执念, 不是先有兴趣再努力做事,而是先努力做事再在努力的过程中获得乐趣和热爱;
二是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所做的事情里面 ,用温暖的情感和良好的心理体验来激发兴趣;
三是增加互动, 把被动、单向的知识接收变成了主动的思考训练和技能训练;
四是把被动变为主动, 增加过程中的“自主性”;
当我们学会了以上四点,我们可能就会越做越有味道,不需要意志力拖着我们走,就勇往直前了。
今天的晚读,我们将会阅读的是《精进:如何成为一个很厉害的人》的最后一章,如何打造自我的独特性,形成个人最好的竞争优势。
成为一个更厉害的人,是每一个人内心的渴望,也是我们相聚在有书的原因。在前面几天的共读中,我们学习了如何使用时间、如何作出好的选择、如何即刻行动、如何学习与思维,以及如何优化努力,我们在6个方面进行了“术”的提升,在最后,我们将从“道”的层面来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厉害的人。
对于成功,或许我们有很多的迷思——在你眼中,成功可以被复制吗?为什么?你是否曾经感受到自己与他人不一样,为此你会感到害怕还是开心?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寻找关于“成功”的密码。
1. 你只是一条流水线的产品吗?“是不是只有专家才是最好的老师?每节课是不是一小时左右最合适?” 这是可汗学院对高等教育中“不二”真理的发问。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对美国的基础教育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说美国的学科细分、固定课时、标准划一的教育制度让学生成为一个个没有个性的人,一个个只知道被动接受知识而不会主动探索知识的、丧失了好奇心和冒险欲望的个体。
反观中国也是如此。原本我们是来自不同家庭环境,带着不同个性,有着不同特点的人,但一进入到教育体制,我们就要面对同样的老师、同样的教材、同样的习题、同样的考试,在这些整齐划一的教育下,我们也都成了整齐划一的人。
当我们学会了每一篇课文,都要从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人物形象、中心思想去分析时,我们会如何去分析李安的《卧虎藏龙》,去分析李慕白的情欲、玉娇龙的恶与真,还是去分析江湖人生殊途同归的命运?豆瓣上这样的影评比比皆是。但徐皓峰却截然不同,他写道:“李慕白出现的第一个镜头是平静地沿着水道行走,这是胡金铨的标志,这是文人的出场而不是大侠的出场。”
他用解码的方式去比较、去解剖镜头,当他的眼睛看得与普通观众全然不同时,他才会导演出《师父》这样一部颠覆武侠传统的电影。
当我们学会了服从学校的教育,无论男女都穿着一样宽松的蓝色校服,在飘扬的国旗下唱着《国歌》或者《走进新时代》,我们是永远不可能像知乎大V梁边妖那样,一米九的个子却把棉麻、丝巾穿出一个男性的优雅,也不可能创作出《忐忑》这样没词没调的神曲。
流水线的教育,为我们安装上零件——同样的知识、技能、思想,然后像产品一样被输送到社会上,再成为另一条流水线上的生产者,生产着另一种流水线产品。我们渐渐形成了用单一的标准去提出问题,用单一的模式去分析问题,用单一的路径去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
2. 与他人相比,你有什么不同?48岁的苏格兰人苏珊·波伊尔2009年参加了选秀节目《英国达人秀》而一举爆红,几乎每个人都喜欢苏珊大妈,因为你再也找不到这样一位胖胖的、萌萌的、坚持梦想又有一副好嗓子的大妈了。
在苏珊大妈之后,再没有出现第二个同类型歌手,没有出现诸如“玛丽大妈”“珍妮大妈”或者“托尼大叔”“迈克大叔”,苏珊大妈的成功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她之所以能被很多人喜爱,是因为她太独特、太反常规了,而任何对苏珊大妈的模仿都必然无法再次创造出这种独特性。
硅谷著名的风险投资家彼得•蒂尔在每次面试应聘者时都会问一个问题:“在什么重要问题上你与其他人有不同看法?”因为每个人都在学校里接受过长期的教育,被灌输了许多被普遍认可的知识和想法,要形成与其他人不一样的想法是非常难得的,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勇气。而他要寻找的就是这样独特的人。
战略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说:“战略的意义就在于让你远离竞争,战略不是要你做得更好,而是要你做得不同。”对个人而言同样如此,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如果你与大多数人相比,没有什么特殊之处,那么为什么社会要给你超出平均水准的回报? 3. 不要为了追求社会认同而活着主流是一种非常强大的潮流,人在其中往往很难坚持自我的独立思考。
主流社会规范出了一套规则:男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女人就应该如何如何,年轻人就应该如何如何,老年人就应该如何如何。 所以我们总是会听到“一个女孩子家,要学这么多东西干吗” “女人嘛,干得好不如嫁得好” “人老了嘛,遛遛狗、浇浇花就够了,折腾啥啊”。
然而本来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你有自己的志向、经历、喜好、品味、才能和运气,你可以把写小说作为毕生目标,而不是早日实现“财务自由”;你可以选择结婚,也可以选择独身主义、丁克。
如果我们为了被社会认同,拼命去迎合主流标准,说大家喜欢听的话,做大家喜欢的事,最后的结果是,不是被认同,而是被忽视。
避免掉入追求社会认同的陷阱,让自己变得独特起来是通向成功的必要条件。而我们可以从以下7点去开始我们的“独特”之旅:
1.在主流观点之外洞察出别人未曾发现的机会;
2.形成个人核心竞争力,避免低层次的同质化竞争,使自己不可替代;
3.拒绝他人和大众给自己贴上的标签,以更开放和自由的心态发展自己;
4.因为不必迎合社会主流而节约了大量时间精力,可以专注于做好自己的事情;
5.为大众带来新鲜的见解和启发,形成对公众的影响力;
6.具有更高的可辨识性,更易于形成个人品牌;
7.吸引到其他独特而优秀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或者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