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中国通史》历史的定义和价值
对历史的误解。
1.看到过去的人做成了什么,就认为他的方法是正确的,去学习;看到过去的人没有做成什么,就认为他的方法是错误的,引以为戒,认为历史可以知古鉴今。
这种想法其实和刻舟求剑没什么不同,就是认为事物是静止的,用过去的方法可以解决现在的问题。
2.认为历史学家知道历史的所有真相。
认为历史有正确错误之分。
学术是什么?
学是求明白事情的真相,术是解决事情的方法。
历史就好比是去追溯,我为什么是现在的我?历史的问题是中国为什么是现在的中国?
有人说,史者,记事者也。很多时候历史记录的是特殊的人、特殊的事,但是作者认为,历史是记录社会,要考据、还原当时的那个时代的社会大环境。
现在研究历史要重视常人,重视常事。常人所做的常事是风化,特殊人所做特殊的事是山崩,不知道风化,当然不知道山崩,若明白了风化,则山崩只是当然的结果。
历史的定义,历史是说明社会进化过程的学问。
历史的定义即说明历史的价值。
🤔我思故我在
作为记者就是记录世界上发生的事情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记者是在为之后或未来的历史学家提供研究的素材。我所了解,历史学家会研究某个时期当时的报纸去还原时代。
我作为记者一直有几个问题:
第一,应该采访谁?
第二,如何保持真实性?
第三,采访对象说的话保留多少?
当下的采访大多是把镜头对准那些重要的人,记录他们所做的不寻常的事。
后来我逐渐意识到,或者说有一种自觉,就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我更愿意去采访普通的人,靠自己去挖掘他们身上的故事。要知道采访大人物或者那些经常被采访的人,他们的事迹都已经被报道过很多遍了,在采访之前你会拿到一份他们的个人事迹的资料,然后思路就被圈定了。
关于真实性,因为我不是历史学家,所以当我采访的时候对方和我说的话,我怎么样来判断真实呢?一方面是我自己的常识和我的见识,我可以判断出来,他说的话是真是假,有几分真几分假。但是除此之外,因为我的阅历有限,甚至有一些并不重要的事情或者是无从考察的事情,被采访者就会按照他们想要表达的,或者是他们所认为的真相,甚至是他们都没有意识到到,自己没有说真话。这个时候对于采访者说的话,我要保留多少?哪些是确定真实的,哪些是不确定真实,是被采访者的想象,我就有点拿不准了。比如说我从采访过《地道战》的老演员,他们说《地道战》被评上了世界吉尼斯纪录。但是我搜索了很多的资料,也没有找到确切的消息。于是在我的文章里,我就没说吉尼斯记录的事。
对于这件事我是存疑的,但是对于我的采访者来说,他们却是坚信有世界吉尼斯记录这件事。
这个时候我要不要写上呢?那这个是不是可以留给历史学家去做评判,而我只是记录,对方说什么,我就记什么,不去评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