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溃的帝国 3.13天下未乱蜀先乱·保路运动中的童子军
崩溃的帝国
第三章:天下未乱蜀先乱
作者:张永久
保路运动中的童子军
1911年6月17日,四川保路同志会在岳府街成立那天,有个12岁的少年要求上台演讲。少年面前是汹涌咆哮的人潮,他一次次往大会主席台跟前挤,又一次次被熙攘的人群挤得退回来。少年高高举起拳头,脸胀得通红,大声喊叫:“我要发言!”可惜他稚嫩的童音被喧嚣的掌声和口号呼喊声浪淹没了,几乎没有一个人听见。这个情景被大会主席台上的主持人罗纶看见了。罗纶刚刚作了演讲,激昂的情绪还未能完全平静下来,他快步走过去,抱着少年上台,让大家静一静,听那位少年发表演讲。
少年名叫黄季陆,字学典,四川叙永人,当时是成都强国高等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四川保路运动中,黄季陆、黄斌等人组织成都小学生300余人,发起成立了小学生保路同志会,签名薄上“间有血书者”。在那天的演讲中,黄季陆用尚未褪尽稚嫩的童音抗议清廷出卖路权,提议初等小学学堂的学生每人每天捐钱一文,高等小学学堂的学生每人每天捐钱二文,积少成多,助修川汉铁路。
《四川保路同志会报告》第十一号和第十二号,分别题为《小国民大发爱国热》和《感天地泣鬼神之小学生》,真实记录了当时的情形。
第十一号报告云:午后3点钟,有小学生6人持保路同志会简章来到保路同志会总部,会晤总务部袁君,三揖言曰:余等愤恨盛(宣怀)贼卖国,欺我皇上,愿设小学生保路同志会以死抗争。已集合300余人,但是没有会所,恳求总部给一间空房暂做会所。少年言语慷慨,态度急迫。袁君当时答道:此事须经总部干事会议讨论,私人不能作主。约以明日午后3点钟给答复。袁君担心打击小学生们的爱国热情,转请蒙公甫君招待。学生等见蒙仍三揖言如上,蒙公甫问其宗旨,小学生回答:破约保路。蒙公甫曰:约不破路不保,又当如何?小学生回答:我等愿赴京城面见摄政王、邮传部,以死抗争!蒙公甫曰:小豪杰何必死,要死也是我们年岁大的当先,留下你们这些火种,等待他日完成强国之梦!说着蒙公甫的泪水顺着脸颊流淌下来,小学生们深受感动,也当场大哭不止。
第十二号报告是前一份报告的延续。在这份题为《感天地泣鬼神之学生》的报告中,讲述了事情后来的演变:经过总部干事会议讨论,决定婉转劝说少年们解散,不能贸然将孩子们拖入到保路运动的大潮。次日午后3点钟,少年推举了15名代表至本会事务所来听回音,由保路同志会领导人蒲殿俊、罗纶、邓孝可等亲自接见。蒲殿俊等说明了干事会议的决定,学生代表黄季陆坚决不从,言语极其真挚感人。当时所有的旁观者无不为之感动,皆叹息泪下。后来经过反复劝说,劝其暂且读书,养成大国民之资格,备将来爱国之用。学生代表黄季陆认为,成立小学生保路同志会的章程报告已经发出去了,不能失信于人,并讲述了小学生们昨日在海会寺集会,遍寻会所而不得的诸般痛苦状。蒲殿俊等立宪派首领面面相觑,临时经过一番讨论,决定让出保路同志会的会场,供小学生们演讲一期,但是成立小学生保路同志会的方案,仍然不能通过。
这份报告在结尾处写道:“今祝该可敬爱之童子家中父兄婉解其意,勿纵勿遏,勉其成大,则非独本会同人之幸也。童子队中签名册间有血书者。嗟呼!为父兄者慎劝其勿再如此。天乎!演出此极端悲惨之剧,罪果在同志会众乎?抑在盛宣怀之蛊惑政府耶?该童等章程甚有理,致因甚不欲再言,此事避不登,惟录其名如下:发起人:黄学典、黄斌。赞成员:林先荣、舒士杰、林明川、黄乃淦、周桃、张传本、甘宝清、邓全海、余朝荣、史汇源、陈家骏、晏永清、汤士清、张国权、曾杰、曾申如、舒昌龙、刘绍承、程光灿、陈风、汤士浚。”
关于童子军的发起人黄季陆,这里略说几句。随着保路运动的升级,赵尔丰逮捕了蒲殿俊、罗纶等保路同志会首领,囚于总督府,消息传出,成都全城震骇,民众扶老携幼,号泣呼冤,潮水一般地从四面八方涌向总督府请愿抗议,要求释放蒲殿俊、罗纶等人。12岁的黄季陆带领着一群小学生,勇敢地参加到请愿抗议的行列中。枪声响起时,小学生们四处逃散,黄季陆也幸运地脱险。辛亥革命之后,黄季陆先后赴上海、北京、槟榔屿等地求学,毕业于复旦公学。又赴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留学,归国后曾任四川大学校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