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总结与反思
一个平时喜欢读书的人,常会被问及在读哪方面的书?或者最喜欢的作家是谁?最喜欢哪本书?
现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爱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一个社会热点新闻都会被冠以“不读书,连架都吵不过”的标题,以如此接地气的方式完美强调了书对日常生活的影响。书也被以不同形式“阅读”,想快速从书中获取知识,有人为你提取“精华内容”;如果看不进去,避免用眼过劳,可以选择听书;想要节省选择的时间,有人为你准备“一生必读书单”。
既方便,快捷又实用。
可供选择的多了,注意力却被分散了。“网络文化”最重要的观察者凯文·凯利说:“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资源就是人类的注意力。”
在不缺少选择的文化阅读环境里,该如何真正提升个人阅读的能力?
关于阅读的讨论似乎从来就没断过。
1
建立在个人阅历之上的阅读
有些书需要拥有更多人生阅历之后才能欣赏。博尔赫斯曾说,他年轻时喜欢的书现在仍然喜欢。可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年轻或小时候读过的书,现在重读,已没有任何吸引力。随着人生阅历和阅读经验的增加,曾经读过的书再翻开看,却发现没有了最初读它时的那种对世界观的震撼。要么觉得作者用再明显不过的话叙述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事实,无法从书中榨取新的东西。可能这就是“一次性”的书本。区别于那种“无限“的书,能够常读常新的书。苏珊·桑塔格在提到她十六岁读过的一些书,在中年以后发现那些书简直读不下去。她并没有否定他们的伟大之处,只是已从心底了解他们,从他们身上学到了所能学到的一切。完全吸收了那些作品,再读已没有任何意义。
还有另一种书,在重读时却发现作者所秉持的观点,让你根本无法忍受。这时你可能庆幸自己及时地醒悟,没有一直被“洗脑“。
有句老话说,人都是一截一截活的。在每个阶段会受不同价值观的影响。如果说成长就是适应现状,那当一个人现有的生活策略与身处的环境相冲突时,就需要适当做出相应地调整。书本能够塑造一个人地价值观,更好地融入生活。也可以使你脱离现实生活,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完全摧毁一个人地生活。这就是阅读的悲剧。
2
阅读的悲剧
有两个著名的文学人物包法利夫人和堂·吉珂德能够很好的诠释出阅读所造成的悲剧。
爱玛从十三岁起在一家女修道院读书。经常向一位老缝妇借小说看,全是一些悠闲之作,文字庸俗,音调轻浮。不过爱玛却掉进了书中的情感世界里,看见感情世界的动人形象。会幻想自己是一位住在古老庄园的女庄主,胳膊肘支着石头,手托住下巴,遥望一位白羽骑士,胯下一匹黑马,从田野远处疾驰而来。梦想浪漫的激情。
爱玛生长于田野间,熟悉田野,懂奶房工作,也知道犁的用处。看惯了乡间安静风物,使得她反而喜好刺激。“她爱海只爱海的惊涛骇浪,爱青草仅仅爱青草遍生于废墟之间。她必须从一切事物得到一种切身利益;凡不直接有助于她情感发泄的,她就看成无用之物,弃之不顾。正因为天性多感,远在艺术爱好之上,她寻找的是情绪,并非风景。”
她那在永镇寺挂牌行医的丈夫一点也不了解她,以为他自己幸福,她也幸福。爱玛本身并不是多愁善感的柔弱女子,她那爱幻想,脱离自身实际生活环境的行径是受外来环境的影响。她那诗化的情感,是从书本,从教育孕养起来的,代替了她的天性,是“一个属于虚伪的诗与虚伪的情感的女人“。
爱玛接触过书本,受书中人物情感的影响,造就了她的反叛意识。对于当时的环境,女人本身没有多大自由,这也是为什么知道自己生的是女孩时,她绝了望。作为一个女孩她没有改变自己命运的自由。她的行为使她看起来像“道德败坏“的女人,做了些有伤风俗的事。
她骄傲,爱慕虚荣,恨丈夫不争气,从丈夫那看不到希望,情感上得不到满足,便转而向外寻求。这也就使得她一次次坠落,跌入深渊。临死前听到窗外路上的歌声,相信自己看到了乞丐的丑脸,站在永恒的黑暗里面吓唬她,大喊一声“瞎子“,咽了气。其实她自己就是那个瞎子。
爱玛的悲剧一部分在于她逃离自己真实的人格。她·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性格,行为与她深处的环境相冲突。在爱玛的世界里想象代替了真实。她所向往的生活丈夫给不了,她更没有能力得到。可她不肯就此屈就于现实,由此做出了种种无法收场的行为。
福楼拜在1839年4月写给朋友的一封信里,谈到幻象的痛苦:
我们无始无终的呻吟,我们给自己造出种种想象的痛苦;我们给自己建起种种非分的幻象;我们自己给我们的路上种下荆棘,如此一天天的过去,真实的痛苦到了,于是我们不得不死,可怜是我们的灵魂里面,一丝丝的阳光,一天平静的时光,一片朵云不生的天空,也得不到。”
福楼拜是在倾诉他那早期深受浪漫主义影响的秉性,还是在说爱玛一生悲剧的缘由呢?或许,如他自己所说的“包法利夫人就是我”。
假如爱玛像那些生活于乡间,没文化的农村妇女一样。没接触过书本,没有被“腐蚀”思想的浪漫小说影响,不沉浸在幻想的世界里,多关注现实生活,或许就少了精神的疾苦。
之前看过罗永浩主持的一个有关阅读的节目。嘉宾黄章晋说,他人生中见过两类蠢人。一类是,因为没读过书变蠢的;另一类是,因为读书变蠢的,这类人读了不该读的书,或者说有些书是不该让他知道的。
在人生阅历有限的情况下,阅读一些书的时候,要么造成完全不知所云,要么不加选择的吸收书中所有观点。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带着批判的眼光读书。虽不至于造成包法利夫人那样的人生悲剧,但也会让自己多走很多弯路。
我们首先获得的是生活的经验,其后是思想上的经验。用生活的经验来验证思想的经验。如果,偏离最初的生活经验,把后来的思想经验投放到生活中,试图以思想建立生活,容易活在一个空想的世界。
阅读也就成了一件危险的事。
3
学会有所批判的阅读
亨利·米勒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不过在前段时间重他的书时,发现了他好多极端的言论。现在依然喜欢他的书,只是在阅读时多了审慎保留的态度。
以前经常向另一位喜欢读书的朋友推荐亨利·米勒。一位拥有强大生命力,一生都在写自己,批判现代文明对人性的压抑,活得真实却又极端。我想,任何时代的理想主义者,在现实生活中都会处处碰壁,受到非议。
很多时候作者在书中表达的观点源于自身的生活经验,可能对读者并不适用。我们读书时,对书中观点应持保留态度。
胡里奥·科塔萨尔说,他的那部成名作《跳房子》,是一部适合年轻人读的书。对于这本书的评价呈现两极化。喜欢的人认为这是一部天才之作,可媲美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反感的人,觉得写的絮絮叨叨,读不进去。
他本人在写这部小说时,还生活在个人的小天地里,沉溺于玩文字游戏,只顾发泄内心的感受,两耳不闻窗外事。后来他人生及创作生涯的转折,发生在四次的古巴之行。古巴革命的胜利使他如梦初醒。他认识到自己一直局限于个人主义的世界观和文学观。自此开始了自我批评,反思,阅读,交谈和接触的过程,开始接近历史,接近拉丁美洲。担负起作家的社会责任感。
就连创作者本人都是在不断学习,反思,融入自己所处的社会,所以阅读也需要不断地批判,反思,避免被一种狭隘的世界观蒙蔽双眼。
4
阅读类型
在励志风行的现在,人文类已不再受推崇,尤其作为年轻人,常读这类书籍,会被看作不思进取,沉迷虚幻世界。之前流行的诗与远方,现在看起来像个笑话,成了无病呻吟,矫情的象征。
在《圆桌派》中,窦文涛说,好像只有他那个年龄段的人才会选择看人文类书籍。六哥随即接了句,因为你已经不需要成功了。
因为需要能够快速变现的,现在的阅读风潮里更推崇干货类书籍。至于人文类书籍,我们需要的似乎只是能够刷刷朋友圈的简短漂亮的金句。
对于人文类,干货类书籍,没有哪个好或不好,就怕的是,无论读哪类书籍都不是真正出于自己的选择,是受网络阅读风潮的影响,完全的从众心理。只是把自己变成不断吸纳建议的海绵,没有经过独立思考,做出的选择。囫囵吞枣迟早是要造成反胃的。
至于读人文还是读干货,;读通俗文学还是读严肃文学,没有划分清楚的必要。我们需要的是永不疲倦的学习精神,对事物持开放接受的态度,这才是进步的一个前提。
5
选择权交给自己
我加入的一个读书分享群里,有人列了自己在读的书单。读过其中一本书的人,对那本书的评价不高,便有人留言说,好可惜,我也本来在下周读这本书的,听你这么说,那我就不读了。听着好像幸亏及时听到了他人的建议,没有为一本“烂书”花费时间。实际上,真正可惜的是,他把读书的选择权交给了别人。为什么不由自己来判断一本书值不值得阅读呢?
选择虽然多了,但我们不见得愿意做出选择,养成了伸手地习惯。只读评价高的书籍,评分低的就放弃阅读,很难形成自己的阅读品味,也会遗漏很多值得一读的好书。有时,黑暗摸索也是必经之路。通过别人的评价来选择是否决定读一本书,并不完全可取。别人的评价依据的是他个人的阅历和阅读经验,和一本书的好坏没有直接的联系。别人评价的好书,你也有可能咂摸不出啥味来,别人口中不值一读的书,或许你能够从中榨取出丰富的营养价值。
李敖生前曾在公开场合,多次抨击金庸的书不值一读,读金庸书的人境界不高;三毛的书和她的故事像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这只是大师在他个人的资历和学识上所做的评价,被评价的作家本身并不如他所说的那样,一文不值。书迷对金庸和三毛的喜爱不会受到他的影响。
6
读什么书,又该怎样读,这确实是个问题。听起来好麻烦,不过这正是乐趣所在,思考的乐趣。一时读书一时爽,一直读书一直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