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励志交际心理人文社科精品

“爱心妈妈”被刑拘,真假慈善漩涡中的民办福利机构将何去何从?

2018-07-05  本文已影响1人  心理社工师周云骞

作者:周云骞,心理社工师,心理咨询师

考拉读书会发起人,我将余生献给中国的心理社工、心理治疗事业。

在前面的文章里,我给大家讲究了社工是什么,社工能做什么,社工怎么做,以及社工的历史。这篇文章我主要为大家将解答4个问题:

1、社会工作服务由谁来提供?

2、什么是民办社工机构?

3、专业社会工作如何看待“爱心妈妈”被刑拘的事件。

4、专业社会工作如何看待民办福利机构的目前存在的问题?

社会工作服务由谁来提供,是个很重要的问题。根据世界各国的惯例,社会工作服务应该由政府提供,且不能够向服务对象收取任何费用,因为扶弱济贫是现代政府的责任。但是,政府并不是由自身来提供社会工作服务的,而是通过专业的社会服务机构来提供,这其中的主角就是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民办社会服务机构是个什么样子呢?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来看几个爱心妈妈的案例。

曾经令人感动的“爱心妈妈”李利娟被刑拘

2018年5月5日下午,记者从河北省武安市相关部门获悉,经过查证,武安市福利爱心村负责人李利娟涉嫌多起敲诈勒索犯罪、扰乱社会秩序犯罪,目前已被刑事拘留。李利娟名下账户有人民币2000余万元,美元20000余元,公安机关已查封,案情正在进一步侦办之中。李利娟,真实姓名李艳霞,熟悉李利娟的人都知道,在经历家庭变故之后,1996年李利娟开始收养第一个四川籍孤儿。不可否认,这些年来,李利娟为收养的孤残儿童的成长做了一些努力,有的得到了治疗,有的已经抚养成人。但随着收养人数越来越多,名气越来越大,接受捐款也越来越多。尝到“慈善事业”甜头的李利娟,个人私欲开始膨胀,加上对法律法规的无知无畏,一步一步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爱心妈妈李丽娟和孩子们在一起

李利娟的种种“不光彩”的行为综合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点:

1、拒绝和政府部门合办福利机构、拒绝将孤儿接入公办福利机构、拒绝安全检查;

2、借孤残儿童名义频频向有政府有关部分“套取”低保金;

3、以残疾孤儿和弃婴做“挡箭牌”,“敲诈勒索”企业,不答应她的条件就带孩子们前去“闹事”;

4、为达到“敲诈”目的,不顾孩子危险,让残疾智障儿童阻止重点工程建设;

5、对不听话的孩子,采取殴打恐吓、不给饭吃等手段逼其就范。

轰动中国的农村妇女一袁厉害

和李丽娟一样收养孤儿的爱心妈妈还有一位,非常有名,就是前几年因为一场大火轰动全国的袁厉害。袁厉害是河南省兰考县的一名普通村妇,2013年1月4日,河南兰考县城关镇一居民楼发生火灾事故,“爱心妈妈”袁厉害收养的孩童中7人不幸丧生。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火灾发生的原因是其住宅内的儿童玩火所致。 火灾发生后,袁厉害被警方带走协助调查,随后又有专家从法律的角度分析认为其涉嫌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可能会被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引发全国舆论的一片哗然。

对袁厉害收养弃婴的行为质疑最深的是2013年第2期《人物》杂志。该期杂志刊发了一篇名为《厉害女士》的文章,文章中称,袁厉害承认,她为自己和家人自建或购买过6处房产,累计超过20套住宅,另有2间店铺、3处铁皮房,还有2块土地。 文章隐含的意思是说,袁厉害通过收养和“出卖”弃婴而获得了经济上的巨大利益。那么,从社会工作的角度出发,我们应该如何评价袁厉害的行为呢?

袁厉害的行为属于民间慈善的范畴,公办的儿童福利院明显存在着不作为的现象,福利院收养孩子的动机纯粹是为了获得财政补贴,多么恶劣的行为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袁厉害的爱心或说是做人的良心,袁厉害所做的却正是儿童福利院分内的事,她在弥补着公立社会福利机构的“缺陷”。袁厉害收养弃婴的行为已得到了当地民众和政府的认可,但袁厉害本身却 要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她要想方设法地筹集资金,以便养活这些孩子;她还要给患病的孩子治病,以使他们能够健康地成长;她更要供给某些智力正常的孩子上学,以使他们能够融入社会,自食其力。所有这些,不都说明了袁厉害在做着社会工作者该做的事情么?总体来说,袁厉害是个好人,但是她以“灰色身份”开着的这家“孤儿院”,注定会饱受质疑一有人质疑她骗保,有人质疑她贩卖孩子。如果这家“孤儿院”能有一个合法的身份,有相应的监管, 这样的质疑还会不断出现吗?目前,民间孤儿院大多处于合情不合法境地。

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高淑珍

与袁厉害的遭遇比起来,高淑珍就幸运得多了。2013年2月 19曰,高淑珍因14年间收教近百名残疾孩子被评选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

高淑珍是河北省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一位普通农村妇女。1998年4月,高淑珍心疼因类风湿落下残疾的儿子,决心在家里 为他办个小课堂。期间她发现,像儿子这样因残疾不能上学的孩子还有很多,他们都对读书充满渴望。于是,她在家里建起“炕 头学校”,说服了刚刚初中毕业的女儿在家里任教。这个学校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 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大家就在她 家一起吃大锅饭。渐渐地,自行车已经接不过来,她一咬牙,买 了辆旧面包车。有两个肢残严重的孩子,路上她怕颠坏了,就一直抱在怀里。后来,为了让孩子少受罪,她索性让孩子都住在家 里,免费吃住读书。慕名而来的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 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 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高淑珍家承包 了 20多亩水田,稻谷就是孩子们的口粮。但是歉收的时候,让每 个孩子吃饱并不轻松。为了多挣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骑就是100多里地。

多年来,有不少志愿者先后来此任教,为孩子们奉献爱心, 与高淑珍一家共同支撑起这个“爱心小院”。高淑珍“爱心小院” 的故事见诸媒体后,引起强烈反响。“爱心小院”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捐助,还有不少志愿者从各地赶来实行爱心接力。上海一家医院为“爱心小院”的10个孩子实行了治疗手术。

高淑珍的“爱心小院”也不是一帆风顺。最初只有5个残疾孩子,后来很快增加到30多个,高淑珍便向滦南县教育部门打了报告,想申请办个特教学校。也许是被高淑珍的精神所感动, 2000年10月“滦南县洼里民办特教学校”的申请批了下来。但 不到4年的时间,2004年4月26日滦南县教育局下文,称“因 该校校舍和教育教学设施、设备未到达相应的设置标准,没有具 有《教师法》规定资格的合格教师,学校缺乏稳定的经费来源” 等原因,依照有关法规,取消“洼里民办特教学校”的办学资格,并没收了办学许可证。失去了 “合法”身份,高淑珍没有退缩,仍然一如既往地接收肢体残疾孩子入学,只不过她比袁厉 害幸运,一是没有发生意外事故,二是她被媒体发现并广为报道,引起了高层领导的注意。

讲完了三个爱心妈妈的故事,你有没有对民间福利机构有了个感性的认识。我作为一个社会工作者,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取得合法地位。

2、加强运营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财务公开制度

3、配备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儿童特殊教育教师。

4、加强福利机构管理者的资格审查,对身心健康不达标的工作人员实行淘汰制度。

关于爱心妈妈被刑拘的事,关于民办福利机构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你有什么想法,欢迎在留言里告诉我们。

说到民间福利机构未来何去何从,我们不得不引入一个新词汇——NGO(非政府组织),关于NGO如何运营,是一个新兴的学科——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儿童福利机构是NGO中的一种,当然也必须按照NGO的组织规范去运作。这个领域和经营企业还有有很大不同的,将来我们会专门讲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