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解的秦始皇
文章开始前先讲一个简短的故事。
高中时我有一个室友,不追星,追秦始皇。她自称秦妃,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所有网名都是秦妃。作为一个学了几年历史的文科生,我自然知道秦始皇是有许多功绩与大作为的,并不是常人所认知的那般,一提到秦始皇脑海就浮现一个词——暴政。但难免故意打趣,跟她列举秦始皇的种种不是。因为一寝室都这样,她的辩解往往是毫无作用的,她只好不理会我们。
知道她为秦始皇发脾气的是一本杂志。那本杂志上有许多文章,其中有一篇写了秦始皇。当然,毫无疑问的是写了秦始皇的种种残暴和其它不是。她看到后大发雷霆,气愤地将那本杂志撕的粉碎,还边撕边骂作者写了一些不着调的文章,我们几个劝都劝不住。此后,再也没有见她买那个杂志社出版的刊物。喜欢秦始皇她是我认识人中的第一个,也是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
大家对秦始皇的固有认知我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想大概是初中接触历史。历史书上提到最多的关于秦始皇的就是暴政,除此,几乎没有提他的功绩。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提到秦始皇大家都脱口而出,暴政。今天,我要谈大家固有认知外关于秦始皇的事。当然,不是为他洗白,只是就事论事。
秦始皇是我国第一个封建社会的帝王,是中国两千年封建社会的开拓者,所以称为始皇帝。作为封建社会的开拓者,作为统一的中华民族的缔造者,作为灿烂中华文化的奠基者,他的功劳是显赫的、卓著的、无与伦比的,他是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一代帝王。秦始皇最大的、最显赫的功劳,应该是华夏的的大一统,这是一个怎么评价都不过分的功绩。虽然我们现在认知中的封建是贬义词,但在那个时代封建统一就是一个新的时代进程,人类史上的一个质的飞跃。封建的本意封邦建国就是很好的体现。
秦始皇被人诟病的一点是他专治,在我看来这只是维护统一必不可少的手段。秦始皇实行中央集权制,这个中央集权制是为着统一和巩固统一服务的,如果说国家统一是目标的话,那么,中央集权制就是手段和保证。在秦以前的各个朝代,实行的都是分封制。所谓分封制,就是在中央政权下,再把地方政权分给王族的子孙,形成诸侯国。实行中央分封地,地方效忠于中央的依附关系,但这分明是靠不住的。儿子要独立于老子之外,儿子要推翻老子的事情是比比皆是的。随着岁月的推移、子孙后代的繁衍及疏远,不听中央,各自坐大,直接威胁到了中央的统治。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历史上是反复发生的,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对周王朝的架空和独立就是血淋淋的历史事实。实现专治,正是秦始皇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的远见。
大家都说秦始皇残暴、草菅人命。最好的例子就是焚书坑儒、修筑长城、修阿房宫。焚书坑儒事件并不是我们所想像的那样残害了多少儒家学者,只是重用法家思想、轻儒家思想;同时,为了思想统一毁掉其它一些书籍。关于修长城这事,在我们脑海中好像修长城这事全是秦始皇一个人干的。但实际历史上,战国时期个国就开始修长城,秦始皇时期修筑的长城只是将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在一起。关于,孟姜女哭长城秦始皇完全是背了锅,完全与他无关。(自古黑粉哪家强可见详情)
关于阿房宫,大家知道可能是从高中杜牧的《阿房宫赋》得知。杜牧诗: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杜牧同学用他所能描绘的词都用上了,突出阿房宫的面积之大以及秦人生活之奢侈。但杜牧同学生活在唐朝,他也并不知道事情的真假,也只是按前人的说辞加一发挥自己的想象而创作《阿房宫赋》。实际上经考察,阿房宫在秦始皇时期并没有建成,面积也不是杜牧所描述那样大,内部的华丽也只是文人骚客的说辞。当然,项羽火烧阿房宫更是无中生有,不值一谈。
秦始皇被加以残暴之名的还有他的法制思想。在他那时期确实是发明了许多酷刑。比如枭首、车裂、肉刑(是施加于罪犯或犯过者的肉体的惩罚,指括黥(刺面并着墨)、劓(割鼻)、刖(斩足)、宫(割势)、大辟(即死刑)等五种刑罚。)镬烹、腰斩、宫刑、生埋等。虽然残暴、不近人情,但也是社会所需。秦朝的时候,秦主张运用法家的思想,法家主张“重刑罚”来惩治犯罪遏制犯罪达到减少犯罪的目的,法律上是很苛责的。况且当时的时候,六国刚刚统一,人心不服,国家混乱,所谓乱世用重典。
话说秦始皇生性残暴,也是不可否认,毕竟他的统治下出现了各种酷刑。还有就是他的军事战略,他喜欢屠城和屠杀降军。但我们也不能因为儒家及后世对他的恶意丑化而粗暴地加以他残暴二字。还应该以第三视角来正确看待他的功与过,消除那些人为的抹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