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小岛·爱...【爱心小岛·文海晨光】专题简友广场

片刻的独处,也是享受

2022-01-24  本文已影响0人  巴根草

大概是从我到乡镇任职初期开始的吧,某一天晚上,我突然发现,自己非常喜欢一个人独自呆着。

那时候,在乡镇工作,周一到周六的夜晚,家不在当地的单身职工,没有特殊情况,都是必须住在镇政府院里的,只有周日这一天,才允许回家跟家人团聚。

那时候的办公条件和住宿条件都还不怎么好,除了书记镇长每人有两间房以外,其余人员都是一间房,床前摆张办公桌,办公桌旁边停辆自行车,算是一种标准配置了。

我是镇长,可以享受两间房待遇。房子位于一座小楼底层,分里外两间,外间有办公桌椅,停放着一辆自行车,还有分别靠墙摆放的一对四人沙发,沙发中间是一个茶几,摆放着茶叶、茶具和香烟等,用于公务接待。里间只有一张单人床,再无其它。我房间隔壁是一个三间宽的小型会议室。我房间的上层,原先是武器库,后来改成了档案室。

房间外面是一个小花园,大概占地两百平方米。据说之前住着的一家人,感觉过于寂静,加上不论白天还是黑夜,都有黄鼠狼大摇大摆出没,没住多长时间就跌跌爬爬地搬走了。

我倒不觉得有什么寂静不寂静的,反而觉得正合我意,反而觉得求之不得。

镇政府院内,从天亮到天黑,一直闹哄哄,不是这个检查组来,就是那个考评组来;不是村里的百姓来喊冤,就是村里的干部来诉苦。一旦天阳落山,或是下雨下雪天,院内就顿时安静下来。

家在外地的人,多数喜欢看书学习,少数年龄偏大的则喜欢打朴克下象棋。即使如此,也都关门闭户,不会互相干扰。

某天晚上,我看书看累了,推开房门,想出去走走,抬起头,看到一轮圆月,分外美丽,深蓝色夜空,竟然增添不少独特的深秘色彩。周遭一片寂静,没有半点声响。只是在屏息静气之后,才能依稀听得到那么一点点远处村落里传过来的一两声狗吠。

我突然发现,自己原来是非常喜欢独自一个人相处的,并且,非常享受这种独处的感觉。

相比之下,我反而不像其他人那样,热切盼望着周六下午的到来。因为,一到周六下午五六点钟,单身职工就可以回家了。

我感觉自己的这个心态有点可耻。然而,可耻归可耻,但是挡不住我不想回家的念头。

可是,家还是要回的。四十多公里的车程,一个多小时就到了。推开家门,就是老婆孩子等等家务事,再烦,再累,再琐碎,也得耐住性子,一件一件去应对。

我这人是个热水瓶性格的人——外凉内热,最见不得独生女儿的那个眼巴巴的眼神,只要一听到她又一遍问,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不在乡下工作啊?妈妈去上夜班,就我一人在家,我都是蒙着头睡觉的,你知道吗?这个时候,我的眼圈就会发热,我的喉头就会哽咽。

但是,一出家门,我就把女儿的盼望给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后来的后来,我重新回到县城工作,下班时间过后,还是喜欢一个人在办公室多呆一会,哪怕多呆几分钟,也是一种难得的不可描述的享受。

但是,家,总是要回的。

2000年9月份,女儿离开家门,去外地上大学,家门里面,就我和老婆两个人。体会过空巢家庭滋味的人,都知道其中的感受,孤独,无聊,无助,单调,除了吃喝拉撒睡以外,没有其它任何色彩可言。

这样以来,我呆在办公室的时间就更多了。哪怕是星期天,我也会一整天都呆在办公室里,除了吃饭睡觉以外。

某年除夕夜,我在办公室看书看到很晚,大概十一点这样,便出门,到外面去散步,走到前面的县委办公楼前,发现某书记办公室的灯亮着,心里头一个悸动——难道,他,也跟我是一样的人?

上楼,敲门,自报家门,门开了,果然,某书记独自一人,在看报纸。

都是同道中人,自然倍感亲切,于是,抽烟,喝茶,侃大山,一直侃到迎新年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然后天地之间终于平息下来好久,我们才一前一后,沐浴着农历新年第一缕晨曦,向各自的家里走去。

从那之后,我跟某书记个人感情,明显拉近许多,彼此之间,几乎无话不谈,尤其在他那里,我学到了很多非常实用的职场技能,并且,在我后来的职业生涯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8年12月中旬,我突然被免去所有职务。

没有办公室可呆的我,只得到处瞎逛,像极了一头无头苍蝇,像极了一只离群的孤雁。

两年后,我买了车,一下子发现,我终于又找到了我可以独处的空间。从那以后,我感觉无聊的时候,就开车出门转悠,每次回到家门口的时候,我都尽可能多地在车里呆一会,因为,车里,才是我自己的地盘。

在车里面,我可以不必顾及任何人侧目,我可以做我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我能够摆脱所有烦恼和忧愁,我可以放飞头脑思绪飞扬,我可以接打私密电话,我可以观看我最喜欢看的视频,而不会担心影响别人,更不会担心被别人告发,从而招来不应有的麻烦。

十多年过来了,我一直如此。

片刻的独处,也是享受。谁享受过,谁知道。至于为什么,享受过的人,都心知肚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