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

蝴蝶效应与青少年抑郁症

2018-09-20  本文已影响0人  南柯feifei

9月4日,21岁年轻女子在峨眉山景区跳崖

9月12日,年轻男子跳向700米深的舍生涯

我们扼腕叹息的同时,想知道他们在选择结束生命时,内心有过挣扎吗?在纵身一跃的瞬间,他们内心有过恐惧吗?我们不知道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什么。我们更不知道他们的成长轨迹是否遭遇过不为人知的感情磨难。我们甚至不知道他们在生不如死时有没有向信赖的人求助,还是独自面对痛苦。这些问题或许再也得不到答案。

一个低龄化的抑郁症群体进入了大众视野。

到底是什么摧毁了一个年轻人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勇气?又能否轻率地将他们最终的选择归咎于心理的脆弱?

作为一名抑郁症救助志愿者,我曾经接触过这个特殊群体的一位21岁女孩,她刚读大三,正是人生最美丽的季节,我对她的第一印象是开朗,骄傲,坦诚,坚强。但接触几天,却发现她性格中存在着看似矛盾的特质——敏感,脆弱,自卑,以及不时流露出的紧张、无所适从感。

她不时表现出一种类似淡漠的态度。对于自己优异的学业,她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喜悦,对于学业偶然的下滑,也并不奋力去拼搏改变,更没有受挫者的痛苦。她的感情是内敛、从不外露的。与她深入交谈时,更可以察觉到她对别人有一种强烈的不信任感,这种强烈的不信任感在我看来完全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或许从本质上讲,不信任感就来源于缺乏安全感。她内心深处如此强烈的不安全感又从何而来?一个如此聪明、敏感的孩子,很难通过交流弄清她心里真实的想法。对于涉及她成长的私密话题,我本能地不和她作深入交谈。谈话只局限于一些肤浅的问题,诸如她父母的工作,她的生活学习环境等。

令我感到惊讶的是她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校老师。我感到深深地疑惑——这种优越的教育环境怎么可能培育出一个如此忧郁的孩子?

由于她对家庭成长环境的三缄其口,我只能通过我有限的阅历所能接触到的诸多家庭,试图最大程度地去还原某些可能存在的问题——当然是极其主观的——出生在农村的孩子面对暴力的机会可能要比城市家庭的孩子更多,他们的父母更多的从事着体力劳动,起早贪黑或许也只能勉强维持生计,孩子受到轻微的打骂或许更为普遍。但是从孩子的角度看,这种程度轻微的暴力并不严重,与他们的生活环境并非完全不协调,他们更容易受父母的影响形成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父母轻微的责罚对他们造成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在遇到挫折时更不易留下严重的心理创伤。

而城市里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无形中更容易对孩子施加各种条条框框的规范去约束他们,而且他们施加于孩子身上的规范更有一种模式上的同一性,并没有根据孩子的特点进行分化以区别对待。当孩子们所受到的约束变为一种无形的枷锁,而年幼的他们并没有能力去缓解其带来的痛苦时,他们的自尊心和对于生活的热爱便受到了最大程度的破坏。此时,孩子手中最有力的解脱方式可能就是自我的毁灭。城市父母的这种强加于孩子的规范可以称之为软暴力。这种暴力更为复杂,更不易察觉,而且由于这种暴力是无意识的,可能会更长久地施加在孩子身上。久而久之,到达爆发的临界点,孩子就会出现在父母看来完全匪夷所思的行为。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他们对成人世界复杂的运作方式没有任何的戒备心,父母对他们的评价是极具权威、至高无上的。父母的塑造力在孩子身上表现的最为强大。孩子根本没有机会以第三者的视角全方位地衡量自己。父母言行的轻微否定可能会被更为敏感的孩子无限放大,导致他们加倍否定自己,无可避免地造成自卑心态。

孩子里最优秀的或许也只能通过书本获得理性方面的知识,他们没有足够的阅历去有效地运用自己的理性。如果孩子做了令父母不悦的错事,大多数父母的第一武器是责骂。记得我8岁时,曾不慎将家里的满满一篮子鸡蛋碰到地上(笔者出生于物资极度匮乏的八十年代),鸡蛋液流的满地都是,年幼的我内心是多么的恐惧啊。父亲回到家,我看到的是一张因为暴怒而涨得通红的脸,父亲暴跳如雷冲我吼:“你这个笨蛋,给我滚!”我哆哆嗦嗦试图解释我的无意,父亲只用四个字就使我放弃了获得原谅的想法——不许顶嘴!那个场景至今仍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当时我的负罪感是那么的强烈,父亲就此用“笨蛋”“不许顶嘴”的威胁将沟通的大门关闭。讽刺的是,长大成人后的我经常被父母埋怨遇到事情不与他们沟通,难道这不是童年时他们对我而言过于强大威慑力的自然反应吗?

读小学时,父亲教育我:“我小时候,饭经常吃不饱,不做工就没饭吃!现在我为你提供这么好的环境,如果你再读不好书,就太对不起我了。”本来,这些话是可以成为激励我努力学习的良好教育手段的,只是,父亲几乎每过几天就要重复一遍这些话,本来应该存在的教育意义由于过分用力而变成了我产生负罪感的源头。诚然,这不是父母的本意,但父亲教育的用力过度显然对我构成了巨大的压力,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我回报父母付出的一种手段,学业上的一次失利也令我产生严重的负罪感。今天再看这些,都是很不可思议的。

联想到以上我自身的成长经历,或许能一定程度的了解青少年的淡漠心态, 它可以称之为一种自我保护工具,有可能因为长期的恐惧和负罪意识而产生,是一种心灵长期得不到保护的应激反应。

父母对孩子的所有嘲讽、曲解、漠视和威胁,就如同在孩子的心里配置了一套能触发特殊命令的开关,这种开关平时是闭合的,等到孩子成人了,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刺激,同时刺激又有足够的强度和时间,开关自然而然就会被触发。

从生物学角度来讲,每个孩子都拥有独一无二的基因,可就是存在这么一批低智父母,非要硬生生地将孩子纳入一套自以为优秀的统一模式里——成绩好、乖巧、听话。值得一提的是听话,这是大多数父母最希望自己孩子拥有的特质,听话在我看来,就是孩子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听话已经预设了一个不可能的前提——父母的所有言行都是不容置疑,绝对正确的。孩子任何个性化的表达——当然也包括创造力——都不被允许,否则就成为叛逆少年。

作为父母,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质,对孩子性格的弱点进行必要的引导和纠正,永远不要让自己教育的不完善成为孩子性格弱点加速发展和扭曲的土壤。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

偶尔扇动几下翅膀

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