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讲堂留影58
2023-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饮酒扬波
2023-10-6 五十八课
古文经典交流学习群 郭老师
郭志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 ,中学高级教师,曾任《中学政史地》编辑部主任。
3.18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语音整理
我们今天来继续共同学习《论语·八佾篇》的第18章。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这一章看起来很简单,很多人在讲论语的时候,都把这一章给忽略过去了,认为是孔子为自己叫屈,为自己鸣不平。但是实际上呢,从这里边我们看到了时代的变迁,以及历史前进的步伐。如果一个人仍然停留在过去那个时代,无疑就是刻舟求剑。
从文本上来说,“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它的意思就是说,如果我侍奉我的君主,一切都按照周礼来行事,别人会以为我是在谄媚。
我们前面曾经讲过“谄”,啥叫“谄”?“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就是不是自己祖先的牌位,而你却去祭祀他,这就是谄媚。但是孔子他内心对君王有没有谄媚的态度呢?
很显然没有,而是一种尊敬的态度。就是说,孔子认为作为一个臣子,对待君主一定应该按照周礼来严格的执行。但是这个周礼过于繁琐,过于复杂,以至于呢,别人认为你在讨好,你在谄媚君主。
我们知道在整个春秋时代,整个政治体制是宗法制,它外在表现为是家国一体。在家庭里面是父慈子孝,这种关系迁移到社会中去,就是忠臣对于明君之间的关系。
具体来说就是君主要仁,而臣子要忠。如果把这种君仁臣忠的关系迁移到家庭中去,那就是父慈子孝。所以两者本质上是相通的。
正如我们在前面《学而篇》里有若的论述提到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就是说,臣子家庭里边的孝与社会中的忠,两位是一体的;同样在家庭里的这个慈与社会中的仁也是两位一体的。两者在本质上并没有差别。
论语第十篇《乡党》里,专门讲了孔子是如何待人接物的。尤其专门叙述孔子见到君王的时候是怎么做的,比如如何鞠躬,如何跪拜,鞠完躬以后呢又如何后退这些细节动作。我们在今天看来,那确实这个恭敬呢,有点儿过分,也有点儿夸张啊,太殷勤了。那么,把这种礼仪放到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显然是不行的。
虽然我们现在社会没有君主了,但是每个人总是有自己的领导的,总是有自己的父母的,把这些礼仪搬到我们的生活中去,显然太复杂了。但是孔子认为呢,这是君臣之礼,一定要遵守。那正是因为如此,别人认为他是在谄媚君主。所以,在这一章里孔子为自己的行为辩解,也为自己的行为叫屈。
当然,现在的社会生活呢,节奏很快,为人处事礼仪呢,也越来越简单,见了面,鞠个躬,握个手,觉得已经很麻烦了,有时候呢,都是点点头就算过去了。
我们换个角度来说,儒家在孔子时代,虽然是一门儿显学,被大家认可的比较多,但是在孔子去世以后,儒家逐渐被人指责,也被社会逐渐抛弃。尤其是在战国时期,儒家呢,能够发出来的声音是越来越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儒家,“事君尽礼”的流程太多太复杂,太浪费时间,花费也太大,所以受到了大家的反对。到了秦朝统一以后,为了实现思想上的统一,秦始皇实行了焚书和坑儒的政策,使儒家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直到汉武帝时期,儒生董仲舒重新拾起儒家的衣钵,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是这个儒术呢,已经不是孔子时代的儒家思想,他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不论不管怎么样,我们从孔子的这句话里,来理解儒家对礼的初衷,这些礼仪可能很复杂,不讨大家喜欢。但是他这样做呢,绝不是为了谄媚君主,而是为了表达内心真正的尊敬,所以,才去“事君”而“尽礼”。
当然,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呢,我们对于自己的领导啊,对于自己的长辈,也不一定实行过于繁杂的礼节,但是内心真正的尊敬还是应该保留的。
李零讲解(摘)
孔子认为,事君要处处符合礼的规定,这是本分,但当时的人反而认为,他这是没事找事,吃饱了撑的,和拍马屁差不多。俗话说,“礼多人不怪”,他是礼多人怪。
孙中兴详解〔摘〕
这章只讲到“臣对君”的这一面,并没有像下一章讲到“君臣相互对待的伦理”。所以不能说是孔子只要求下属对君上有片面义务,而忽略彼此相互之间有不同的义务。如果是这样的理解,真就是“断章取义”。……
荀子书中有《君道》一篇,其中从“从命、逆命”和“利君、不利君”两项指标,整理出人臣事君之道的四种状况:“从命而利君谓之顺,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逆命而利君谓之忠,逆命而不利君谓之篡。”其中“从命而不利君谓之谄”正是此章的最佳脚注。他提到几种其他的状况,更可以弥补孔子在此处的不足。
弟子记载孔子这句话,语义很清楚,但是没说明背后的原因。孔安国就说:“时事君者多无礼,故以有礼者为谄。”后来的注疏家也都遵循这样的看法。这不仅是“失礼”后的常见现象,也是“失礼者”对于“守礼者”的“妒恨”,或是类似酸葡萄心理: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认为别人做到了是靠着不道德的手段达到的。有了这样的心理,好像自己忽然间站上了道德的制高点。
失了礼,是非对错都变了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