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趣事
爸爸妈妈都是百岁老人,他们每天只要看电视,一个频道是必须锁定的,那就是中央11台戏曲频道,尤其是京剧必看无疑。
本来,我对戏曲沒太大兴趣,感到咫尺方寸就能演义,没有真实感,在京剧界人们常说,“三四人千军万马,六七步万水千山。"这其不是太夸张了。但是爱屋及乌入乡随俗吗,当年跟着上中学的儿子学会了张信哲的白月光。也曾在他上大学时,跟着他成了他的校友李宇春的玉米。如今陪老爸老妈看戏,也是我这个孝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吧!
沒有想到的是,久而久之,我也看懂了许多戏,如贵妃醉酒,霸王别姬,大保国,赵氏孤儿等。那些表演艺术家,精美的唱段余音绕梁,身段优美,扮相各异,唱念做打,惟妙惟肖。尤其是孟广禄老师,于魁智老师,李胜素老师都是我崇拜的艺术家。京剧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竟然如痴如醉,成了一个戏迷!
我很喜欢那些青衣,花旦的头饰和服饰,金光闪闪,光彩夺目,华丽无比,美仑美奂。我更喜欢帝王公主,状元娇妻的凤冠霞帔,幻想着自己如若穿在身上,会不会惊艳了世界。看着看着竟然看到这些小姐丫环轻盈流水一般的台步,却原来他们脚上穿着那么漂亮的绣花鞋。怱然想起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戏曲演员的功夫都在台上这块小天地,但是鞋上面的讲究可是大有文章。
有句行话叫"宁穿破,不穿错"就是说鞋子与戏曲角色的身份与服饰要相匹配。说明鞋子的重要性。最常见的鞋叫厚底鞋,它齐头长方,黑色缎或绒做鞋帮,长筒至腰。底厚2一4寸,刷白色。一般都是帝王及文武百官穿用。京剧《寇准背靴》及《徐策跑城》中都是展示这种厚底鞋的代表作。
如果是大青衣,穿着彩色锻面的绣花鞋,步履婀娜,轻盈飘逸,仙气十足。而还有一种鞋叫旗鞋亦称花盆鞋。上面与彩鞋无异,鞋底倒置一花盆形状。高二寸,穿旗装,梳旗头。一般国太,后妃,公主穿用。就如还珠格格在宫中穿的一样。如果象杨排凤一样的武花旦,他们的绣花鞋的鞋尖上,会镶异色絲线,而他们的动作更加妩媚和潇洒!
从戏曲演员的鞋,使我想到了许多。非常感慨!
我国从5000年前就开始了制鞋,穿鞋,从材质,样式及作用的方方面面,都有着时代的烙印,制作过程也从人工手工操作,到如今的机械化生产。鞋跟着历史的足迹,一步步演变而来。以后我们慢慢再讲,如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