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终结者”专供 | 你是有多不会说话!?
你遇见最不会说话的人,有多不会说话?有多少次你被别人的“同情心”伤的体无完肤?
【朋友安慰篇】
我们的确是朋友,但太多次因为你的“风凉话”,我真的很想和你翻脸。
“我理解你没能进这家公司的心情。话说回来,没进也没啥大不了的,你这种性格进去也不一定能受得了职场的勾心斗角。”
“你老公那么有钱,怎么就不能忍忍?好歹资产要对半分呀,分完再离婚呗!”
“分手就分手了呗,有什么好哭的?我再给你介绍一个!”
【职场表现篇】
后来,不用猜,项目换了对接人,升职也成了泡影。
还有一个月就要进行职位调动了。领导看我目光机灵,好像沟通能力很强,经常带我出席一些公务场合。行走职场多年,即便说错话也往往被原谅,直到我把天聊死,搭送了自己的前途。
那天中午来了两位重要客人,其中还有一位是我的校友,作为老板秘书和未来工作的对接人,我们四个人一起午餐。吃的气氛正好,校友问我:“教你们现当代文学的是不是某某?”我说是啊。她接着问:“他课上的怎么样?”
我觉得,是时候表现自己是一个有趣并且有观点的人了,于是:
“他是一个好老师,但是太没趣,他的课一半人睡觉,一半人看小说,他还有个最诡的毛病,每一届都要挑全班最漂亮的女生读他喜欢的文章,哈哈哈,怎么,你们认识?”
我嘹亮的哈哈哈还飘荡在饭桌上,她已经突出几个字:“他是我爸爸。”
……
【话题终结篇】
你怎么知道?你有过一样的经历?
朋友在聚会的饭桌上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女兵被一名敌军强奸,后来被解救了。再后来救她的人抓到了那个人,带给她指认,结果女兵一看到他就气得开枪把他崩了。
其实那个敌军地位不低,留着他很有用处,能获得情报甚至作为人质,但是杀了他会激化矛盾,对己方非常不利。女兵因为个人怨恨杀了他是不顾大局不懂隐忍的行为。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冲动,学会隐忍……
坐我旁边的女性朋友说:说的简单,你知道一个女子被强奸是多么大羞辱么?那种情况下怎么可能忍得了!
我:你知道?
后来基本属于断交的状态。
【品头论足篇】
就是关系再好,也轮不到你来决定我穿什么,更何况你的品位也是不敢恭维。
“我说,你这都快30岁的已婚妇女了,穿成这样真的好吗?”
“你要知道自己几斤几两,身材不好,就不要穿这种衣服了。”
“你最近变胖了吧,穿什么横条纹的衣服,那不更显胖?”
很多人可能会说,你明明就是这样子的啊,为什么不让别人说呢?别人这样开诚布公地说你的伤心事,说不定也是因为出于对你的关心和同情呢?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多少人所谓的同情心,其实只是在单方面的表达自己的情绪,而对当事人毫无用处,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甚至,只是换种方法表达心中抑制不住的幸灾乐祸。
同情心和同理心究竟有多不同?
先来想象一下,你现在身处一个黑洞,你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陷入的。
你在底部大喊大叫:“我被困住了,这里好黑,我快受不了了。”
然后这时有人在洞口看见了你,并好不犹豫的跳了下来:“(。・∀・)ノ゙嗨,我知道在这下面是什么样子,你并不孤单。”
更重要的是他帮你打开了黑洞中的一盏灯,而这盏灯刚好是你够不到的。
而现实生活却是,一个人把脑袋伸入洞口,大声感叹:“我天!你怎么这么倒霉?感觉很糟,对不对?别想了,吃些甜的就好了!”
“跳下来的人”就是同理心,“洞口观望的人”就是同情心。
同理心包含两个方面,第一是愿意去理解别人,第二是确实有能力理解别人。
同理心可以激发连结,同情心却是促使失去连结。
Teresa Wiseman是名护理学者,在他的研究里很多都与同理心有关,并提出四种同理心的特性:
接受观点——接受他人观点的能力,或是认同他们的观点 为他们的事实;
不加评论——这很不容易,因为你与绝大多数人一样喜欢去评论别人;
看出他人的情绪;
尝试与他人交流。
同理心是一种选择,那是种很容易受到伤害的选择——因为为了要能与别人连结,你必须连结到你自己心里面能理解那种感受的东西。
换句话说,如果你真的不能换位去理解和安慰别人,那还是闭嘴的好。真正的换位思考一定是不以表达自我,显示自己的聪明、睿智、博学为目的,而是先化身为“不会说话但乐于倾听的宠物”,在合适的时候再化身为“人生思想家”——用同理心去同情他人。
在人人都认为自己是“乔布斯”的社会,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像相声演员一样,通过抖包袱来显示自己的风趣、机敏,以求在众人中脱颖而出。但真正聪明的聊天,并不需要都太多包袱。抖机灵往往是轻飘的,关键时刻,你抖得机灵总压不住场子。
那不让我说话,说话时又不让抖机灵,还怎么表现我是一个“好人”?
同理心得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 理解对方所表达的言语、行为和肢体。这是最简单的层次,当然也是很困难的层次;这是区分一个人有无同理心的基本点。
譬如,一个人笑着说“我离婚了”,这里面表达的意思很复杂。同理心缺乏的人往往会回应:“你怎么离婚了呢?”或者“我就说早该离婚了。”具备基本同理心的人一般会说:“离婚了,有什么好笑的?”
第二层境界: 理解对方未表达的情绪、情感、动机和思维。人是一种奇怪的动物,当他想着某样事情,却说着无关紧要的事情,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后面说或者不说。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男士搞不懂“你好坏”等于“喜欢你”的原因。
当然,如果你具备基本的同理心,却无法解读对方未表达的深意的话,说明你有心,但有些笨笨的。你关注到了对方,也觉察到了他的言语、行为和肢体,你已经开始换位了,但是换位不深。
第三层境界: 给对方此时最需要的东西,同理心的最高境界不在于你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而在对方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这是一种默契,正如一首歌里唱的:“我还没说可惜,你已经在叹息。”一个痛哭的人,此时最需要的可能不是建议,也不要你理解他的情绪(因为如此明显),他需要的仅仅是安全可以哭诉的环境、陪伴和纸巾。
为了让大家体会同理心的奇妙之处,Roman Krznaric在美国设立了同理心博物馆项目(Empathy Museum)。你可以在博物馆中,体验一次流水线工人的工作并得到工人现实会得到的工资。这个工人生产出你身上的棉毛短袖、你最爱的泰迪熊、以及你手握着的咖啡,体验他们的工作能培养你“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同理心。
同理心博物馆里,还有一个更加接地气的活动“A Mile in My Shoes(让我穿着你的鞋子走一走)”。这是一个与他人交换鞋子穿的活动,你将和跟你生活完全不同的人交换鞋子走上一段路。
在走路的过程中,两个生活职业迥异的人穿着对方的鞋子,在聊天的过程中交换着自己的生活经历、感悟和这个身份独有的故事。
在类似活动中,我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他人身上,体验、关心身边的人和事,让我们有更多的同理心。
《同理心究竟是什么》▼有趣的动画
同理心的力量 - 哲理短片 思考人生 - 腾讯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