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些心思看世界

2017-09-24  本文已影响0人  顾南华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有一段时间,喜欢上了那种揭露社会黑暗,描述人性肮脏的影视作品和文学著作。似乎觉得那样的世界才是真实的,完整的,可现在细细想来,,那样的事件,那样的描述又何尝不是片面的,不真实的呢?你我的生活大多是平稳的,没有波澜的,日子在简单的一闭一睁就过去了,你轻轻的来,轻轻地去,没有带来什么,也带不去什么。在这世间走了一朝,遵循生老病死的铁律,为了柴米油盐奔波。生活寻常而有规律,又如何会有那些波澜起伏,惊情迭起的冒险;各自为了生活疲走,又哪有那些勾心斗角,你死我活;物质供给充足,也许能看见朱门酒肉臭,但路边没有冻死骨啊,凭自己的努力,不大富大贵,但吃饱穿暖,基本的生活需求还是可以保证的。所以为什么那时的我构造出一个丑陋的,没有规则,坏人横行,好人消失的社会呢?

  无可否认,人性有它的劣根性和局限性,普遍情况下,在面临公私问题二选一的情况下,有很少的人,能因为某些坚持或原则自发的避私选公,人类漫长的生存本能,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对自我的保护早已牢牢的刻进我们的骨子里(比如眨眼等许多下潜意识动作),然后是对家人的保护,对朋友的帮助,这样慢慢的辐射出了一个小型的生存圈子。马克思曾说:“国家是阶级矛盾所萌发出来的造物”,它是为了制衡某些突然而起,靠之前的小型圈子无力抗衡,无力改变的事物或个体,而临时组建的一个大型团体,它的存在是后天被动的,违背本能的,暂时性的。所以你不能要求这个短期的个体尽善尽美,或者存在某种延续这个个体,从中谋取私利的想法,团体的存在是为了让其中的每个个体受益,而这种好处也许不是立竿见影的,不是人均平等的,不是能满足你所有幻想的,但它绝对是公平的,全面性的,可期待的。但现在很多人给个人,社会绑上了十全十美的道德枷锁,容不得一丁点错误。这是不是一种激进,或者是一种另类的否定呢?一种对完美社会的激进,过快的追求,过于理想化,乃至于让人们对其产生一种梦幻感,从而将其当成天上宫阙,,可望而不可即,从而放弃对其的追逐,造成一种另类的否定。

  人无完人,生活中也没有大事,张家的孩子结婚了,李家的女儿出国了,今天的菜价涨了——生活本就是由无数的小事构成,和气,质朴。最多的无非是些口角,争执,无关生死,也就不分轻重,增点笑料,多些滋味,这不就是生活吗?悲情的世界只是你我的幻想,一些片面,直观的感受,世界是当下的,复杂的,一件事件的发生可能是多件事情的发酵、延展,看事情的角度也应该多些,多换位思考。少些妄想 ,看淡得失,也就没有那么多的大起大落。还有就是遵循团体的规则,关心自己该关心的人,性子平和些,不浮躁安居乐业,只有安心的居住,乐意去工作,才能构建完美社会啊,而现在很多人总是弄错因果,分不清顺序,认为他不爱工作是因为社会,只有当你对社会释放善意,打开窗户,才能收到阳光啊。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