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从0到1—第一次做主持复盘
从0到1,看似很近又有远,在此过程中需要勇气,需要选择,需要智慧,还需要有人助推你。
来到风语阁经历了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给文章配音,第一次参加直播朗诵赛,第一用萝莉音与人飙戏,第一次假哭得像真得一样…
昨晚是我第一次做主持人,虽然是线上的,但对我来说也是从0到1的突破和跨越。
将近300多人的微信群,对象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爱学习,不断精进自己的友友,他们擅长写文,擅长播音,擅长演绎,擅长制作剪辑,在这种场合做主持人,也是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上。
心之声分为三组,每一组都有配有主持人。毫无征兆的被云端抱进主持人小组。
前一期在聆听逸儿主持的时候,我就有心做了笔记,这一天终于来了,云端让我来做主持。面对新型的东西,本能的表示拒绝,因为我没有做过,我觉得自己声音不好听,语气不稳,影响力不够大,幽默细胞不够强,也不会写主持稿。别看平时群里呱唧呱唧,真到正式场合的时候也会紧张,忘词,说话磕巴。
记得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参加过全校的朗诵比赛,题目为《一只乌鸦口渴了》。几十年过去了,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当时的情形,台下滚瓜烂熟,上台之后,紧张、恐惧,目视台下的观众,大脑一片空白。班主任杨老师对我很包容,没有怪我丢失名次,还笑嘻嘻充满慈爱的安慰我。
走上社会,很少有这样登台的机会。
根据以往的一些做事经验,我还是硬着头皮答应了,必须要迈过这个从零到一的坎。即便心里没底,也要像润阳老师说的那样:“先出丑,再出彩!”每一个变得更好自己的人背后,都经历过从不会到会,从不敢到敢,从笨拙到从容的过程。
给我机会,我为什么不去尝试,去尝试了,最坏的结果就是“主持的没那么好”,但那也是正常的。我发现做所有事情都是一样的规律,一开始都是笨拙和不自然,我应该相信自己,勇敢的去尝试。
既然答应,我开始准备主持稿,我参考了云端给我发的主持要点,阅读了过往一些老主持文章,模仿她们的写文模板,经过修改主题内容和晚会流程,初稿成型。
我没有请人指导,觉得大家都很忙,好在一组的小伙伴非常的给力,早早接龙自己要朗诵的文章,这样我就可以提前知道,早点阅读,熟知文章内容,写好串词。
周末完成了初稿,心里有了点底,周一下班回来放弃了运动,又按照节目单排了一下顺序。时间过得很快,7.50的时候,看到群里师爷发了一个得意的笑的图标时,心里还是慌的,真希望这时候有个人来顶我才好。
回到文苑群,云端已早早发出来通知和海报,距离八点的晚会还有三分钟,正巧上倒计时321
运用润阳演说力排比句式完成开场,一边看着稿子一边对着手机,一边脑子里想着电视主持人与观众互动的场面。完成解说发出朗诵者的音频,完成互动,来不及听自己语音条,不回头,做好当下。庆幸自己有事先写了主持稿,如云端说得:没有捷径可走,还是要脚踏实地一篇篇读过去 怎么用词提醒,怎么用词引导,这些细节都关乎给人感觉会不会舒服自在。晚会结束是晚上9:00,如果说答应做主持之前,我知道做这件事有一定的挑战,主持的过程中,会有分心,不能集中的现象发生,有些语句没有一气呵成。
很多事只有真正做了之后,才知道有这么多细节需要注意,自己的能力在很多方面还有待提升。
第一次做主持人,从最开始的勇气,再到后来花了时间和精力,虽然最后我还是不敢去回听自己的语音,但我知道自己已经有所突破,积累经验,以后会更好。
深刻的明白之前看到的一个观点:人要多去做看起来很难的事,而不要去做一看就很容易完成的事,因为多做难事,自己的能力才会有所突破。
事情,不一定会有你预想的结果,努力把每一个过程过好,收获自己可以收获的,付出最大的努力。
主持人的言语要精炼,发音要标准,逻辑要清晰,应变能力要强,节目与节目之间的衔接用词等都很重要。
感悟:
无论是主持、播音还是写作,要想做好都非一朝一夕,不下苦功夫哪有好成绩?每一个成功都是累积的过程,没有过程就不可能有结果。
人生从0到1,不要刻意注重结果,享受每一个过程,其实也很美好。
![](https://img.haomeiwen.com/i17524083/73a2740fc03d876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