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听说薄姬当为“天子之母”的预言,为何还会保全她们母子?
首先,吕雉是否知道,薄姬当为“天子之母”的预言?这点本身就让人存疑。
薄姬母子能保平安,主要在于他们不被刘邦看重,活得非常低调平庸。相应的,吕雉也根本没把他们放在心上,以为二人构不成威胁,才没有对他们下狠手,防患于未然。
也许吕雉曾经善良。然而在历经磨难之后,又因废立太子的事,与刘邦宠姬戚夫人屡屡交手。这让她在护犊争位的立场上,已经是锱铢必较、寸土必争。
对倍受刘邦冷落的薄姬母子,吕雉或许会有些物伤其类,同病相怜。但以她的心性决断,以及其后对待刘邦其他小妾和儿子的狠辣来看。但凡有一点风吹草动,她都不可能轻轻放过。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刘邦生前,她毫不犹豫计杀韩信、彭越等异性诸侯,协助丈夫稳固政权。刘邦死后,她直接出手毁了刘邦八个儿子中的五个。
更因为炮制戚夫人的“人彘”惨案,间接害得亲儿子抑郁早死。
儿子惠帝死后,新立的少帝刘恭,年幼气盛,放话要为生母报仇。吕雉二话不说,立马干掉了这不听话的大孙子,换了个小孙子当傀儡皇帝。
宁枉勿纵,这是她一贯的作风。该出手时,她绝对不会手软。
我看到有分析说,吕后自己本身就擅长制造祥瑞神话,是造势的高手,所以她才不把预言当真。
然而,她既是个中高手,自然明白,这预言背后意味着什么,又会对其他人产生什么影响。
如果她真的听说过,这个“天子为母"的预言,即便当时不在意,事后也会细思极恐。想方设法,也要斩草除根。怎么会全无戒惧,还能留着这个祸患。
而史料记载中,吕雉对于身在偏远代国的刘恒,基本上没怎么动脑筋。
当她把刘邦最宠爱的赵王如意毒杀后,又先后把淮阳王刘友、梁王刘恢徙封为赵王,很快找到借口,干掉了这俩倒霉孩子。
这赵王的封号,就跟催命符似的,一连要了刘邦三个儿子的命。跟着她又想改封薄姬的儿子做赵王,被婉拒后,就没了下文。
吕后去世前,刘邦的八个儿子中,只剩下皇四子代王刘恒和她亲手带大的皇七子淮南王刘长。皇四子刘恒正是薄姬的儿子,后来的汉文帝。
这说明,吕雉没有存心想对付刘恒,只是试探了下。依然没将这个日后的天子,放在眼里。
也就是说,吕雉根本没听过这样一个预言。而作为一个洞察前朝后宫风向的干政皇后,不知道这件事,很大程度就是这件神奇的事,原本就不存在。连刘邦也不知道,所以他才会一直冷落薄姬母子,没有起过一丝想头。
如果真如某些史书所载,薄姬作为魏王魏豹的姬妾,因身负天子之母的贵命,才导致魏王心怀野心,对刘邦两面三刀,从而惹来杀身之祸。那么想来,薄姬的这个贵命预言,在魏王属地以及姬妾之中,都会有所传闻。
而同为魏豹姬妾的赵子儿、管夫人,后来又成为刘邦的新宠,这些传言应该很难瞒住刘邦夫妻的耳目。
再纵观历史上的帝王先贤,谁又不是在称王成圣之后,多了许多玄之又玄的神迹光环。有些是民间崇拜导致的神话,有些是为了粉饰和美化成功者的形象。
刘邦是他妈梦龙后生的,吕雉出生时她爹看到了彩鸡祥瑞,刘恒还是薄姬梦龙生的。这些,还不都是后人舌灿莲花,生造出来的吗。
而关于薄姬将为“天子之母”的预言,很可能是汉文帝一系,为树立帝王权威,而让人杜撰出来的。一是说明刘恒得位是顺天应命,名正言顺。二可以顺带美化,薄姬二嫁兼私生女的出身。
薄太后,生来就是母仪天下的命。有了贵命的光环,其他都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