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贪婪,往往在不知不觉中
《聪训斋语》里面有一条建议:
古人以“眠、食”二者为养生之要务。脏腑肠胃,常令宽舒有余地,则真气得以流行而疾病少。
既没有说要吃饱,也没有说要吃好,只有宽舒有余地,脏腑肠胃,保持一种宽舒的境地,让气息得以流动。
人性的贪婪,往往是不自知的。
有欲望,而不知道克制;有一个说法是,美国的穷人多是肥胖者,而有钱人体态修长。
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里面有一条,匮乏,人性都有欲望,有钱人因为不缺少,有更多的心理带宽,大脑不会催促不断进食;而穷人总是担忧,结果越吃越多。
这不是意志力的问题,而是大脑的认知结果,内在极度的惶恐,只好用暴饮暴食,来弥补这份匮乏。
现代人的疾病,大多是吃出来的。
杂食,什么都吃,根本就不成身体是否能受得了,反正就是要吃。
多吃,害怕饥饿,止不住地吃吃吃,肠胃呢,肠胃能不能消化,一点都不顾。
大脑只有一个信号:需要更多。
饮食是如此,别的也是如此,结果掉进陷阱里面,成为欲望的奴隶。
草原上的狮子,只有两种状态,一种是捕猎,一种是休息。
人都是聪明的。
聪明反被聪明误,不断地压榨自己,追求无数看着很好,实际上根本不需要的东西。
没见过世面的人,容易拘谨。
世界是平的,世界最美好的东西,每一个人都看得到,看得到的同时,再也忍受不了自己平庸的生活。
而能够拥有的人,都是极少数的。
纵使李白的天赋,也是一生的飘零;哪怕王勃的旷世,也是偶然的运遇。
不可能什么都得到。
早点意识到自己的普通,有日常的烦恼,更多的是平淡,没有扭转天地的能力。
普通人的生活,是怎么过的?
这才是大多数人,需要考虑的问题,别总是用那种摸不着的生活场景,来不断刺激自己的大脑,让自己不得安眠。
不是要放弃欲望,也不是断舍离,而是克制,保持自我的宽舒:
身体有活动空间,大脑有思考余地,精神有流动河道。
是安全的,是安逸的,然后有余地,做点自己的想做的事情,满足一些欲望的需要。
有时候也要逼自己,有时候也要熬一熬,前提是更多的时间,是休息好的,有需要耗散的能量,来表达出来。
不要吃那么饱,七分饱,饮食的目的不是饮食,不是品尝,而是健康,健康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