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最后一次读书会
前几天,作协主席在读书群里号召:又到年底盘点书单的时候了,我们2024年最后一期的读书会就以此为题,主持人是老鱼。
老鱼是一个勤勉的读书人,每年都要读大量的书,写大量的读书笔记。每到岁末,都要写一篇年代书单作为一年的读书总结,因此,这次的读书会由他主持,非常对路。
老规矩,群里发通知,想参加的自己报名。说来也是奇怪,这次报名者出奇的少,响应者寥寥,尤其几位铁杆粉丝都没有报名,也不知道为啥,大概是年底了,大家都很忙,反正到最后一共只来了11人。
主席讲,今天来的,都是铁杆,为了鼓励你们的勤勉,我要请你们吃年夜饭。正好一桌,人多了还坐不下!
大家都笑。
围绕这次的主题,大家都说一说今年的书单。
我讲,我年初的时候作了一个计划,就是看一本书,就写一篇读书笔记,到年底这张书单就很容易做好了。当时是很认真的,每一篇都写在简书里。后来么,大家都知道的,4月里做了外婆,忙得人仰马翻!前几天拉书单一看,腰细了,只写到第六篇,这第一篇还怎么也找不到!
大家都笑。
通过这个写读书笔记,我觉得很有必要。我们这个年纪,看书真的就是前看后忘记,但是做笔记不一样啊,就是把书中的精华用笔记了下来,多年以后还可以翻出来看,纸上的记录不会忘啊!
我一直讲的,看一本书,哪怕从书中学到一个知识点,一年看十本书,聚拢来就是十个知识点,如果看一百本书呢?所以,这个书读得多了,眼界和学识自然不一样。
以我做的这几篇读书笔记为例,《民俗话旧》中,写的是老底子北方的过年习俗,现在别说年轻人了,年纪大的人都不懂了,有些习俗,只知道一直这样延续下来,就是不知其所以然。看了这本书,就学到了很多所以然。
《吃对了吗》,学到了鳜鱼的出典。
我们苏州有一道名菜,叫做“松鼠鳜鱼”,这个鳜鱼,又写作“桂鱼”,还被称为“桂花鱼”。到底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众说纷纭,连我这个苏州人也说不明白。
书中写道:鳜鱼在《梦梁录》里被称为季(鱼季)鱼。据汪曾祺先生考证,这个季(季鱼),是从罽而来,罽是古代的花毯,古人把鳜鱼身上的花纹形象地比喻为罽锦,所以称为罽鱼。因为罽字难写,就简化为季(季鱼)。后来不知怎么又成了鳜。
《银元时代生活史》,是通过网络听书的方式听完的,这是上海著名中医陈存仁先生写的回忆录。我写了一篇读后感,还做成了公众号。其中学到的一个知识点很有趣。
还记得去年(2023)的3月17日,文友小明哥的中医馆开业。小伙伴们委托我代办,大家一起送一对花篮去。
当时大家都说阿会弄错,开业一般都选16或18日,怎么是17日?我也怕弄错,特意打电话去问小明哥,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从此书中找到了答案。
书中写到:民国十七年,也就是1929年, 时任医药学会上海分会会长余云岫在一次工作会议上提出,全面取消中医学,改行西医西药。同年3月17日,全国17个省市两百多个团体,三百名代表云集上海,共同举行反对废除中医的大会。选出陈存仁等五名代表去南京请愿。
从此,就把3月17这一天作为国医节。
我对对面的小明讲:小明哥啊,你是老板,为什么要选这个日子,你这个老板也不知道吧?应该是有老中医指点的!小明点头称是。
综上所述,我讲,所以书还是要尽量多读多听多看,读书笔记也还是要尽量坚持写下去,哪怕写得短一点。明年要再接再厉,继续努力写好读书笔记!更要争取多读几本书。
由于好几位文友都讲到了《南渡北归》,确定了明年的第一次读书会就以此为题。当务之急,要弄一套这个书来看。网上的价格是一百块钱一套三本。就这么便宜,小伙伴们还拦着不许买,说可以借给我看。
我讲,那么厚的三本书,一年怕也是看不完的,长借不还,多难为情!这一百块钱应该花的,就当收藏也好。
讲起收藏,又被批评:就是书太多没处放,所以才要尽量少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