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型82:锚定效应
2019-02-18 本文已影响25人
zerocards
【模型名称】
锚定效应
【模型说明】
大学生刚毕业的那一年,平均能赚多少钱?3000,5000,8000或是更高?
看到这个问题,你第一反应是拿出手机去查询一下,但偏偏手机没电了。那你要怎么得出这个答案呢?
可能你会想,自已刚进公司时拿的是5000。自已公司在这在二线城市也算是效益不错。现在自已毕业也有5年了,物价总归要涨一点。那平均一下,就算4000元吧。
当我们在进行估算时,我们都会使用锚定效应,从自已所熟悉的事物和信息开始。
但是,有的时候,我们也会锚定在根本站不住脚的地方。
心理学家阿莫斯·特沃斯基曾做过一个实验。
他拿出一个数字轮盘,让受试者转动轮盘,然后问他们,联合国有多少成员国?
如果受试者的轮盘停在一个比较大的数字上,他们会估算出更多的成员国数量。
而如果受试者的轮盘停在一个较少的数字上,他们会估算得更少。
在现实生活中,锚定效应也是随处可见。
科学证明,如果老师知道一位学生过去的学习成绩,就会影响他给学生的新论文打分。
商家在促销时,总是大声宣告:原价999,现价99。这样一听,是不是很合算?
这里的原价999,就是商家给设定的一个锚。不管这个商品究竟值多少钱?但至少,商家宣称的是999元。
要克服锚定效应对自已的负面影响,最好思考一下,这个商品究竟值多少钱?而不是商家所宣称的价格。
【模型来源】
《清醒思考的艺术》
【问题】
这个模型给你什么启发?你还观察到什么现象是应用了锚定效应?
**注:模型来自于《清醒思考的艺术》,该书讲述了一些人类常见的思维错误。
关于模型的应用,在微信上组建了1日1思维的打卡群。感兴趣的小伙伴可加我微信daphliay,一同打卡,学习~
群介绍见:1日1模型,提升你的思维表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