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子入太庙每事问"
2018-10-21 本文已影响185人
长弓一亮
“子入太庙每事问"语出《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指孔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北宋大儒朱熹在《论语集注》引伊和靖之语:“礼者,敬而已矣。虽知亦问,谨之至也。
然而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完全否定了朱熹的之一解释。王阳明认为:“圣人无所不知,只是只个天理;无所不能,只是能个天理,圣人本体明白,故事事知个天理所在,便去尽个天理。不是本体明后,却于天下事物都便知得,便做得来也。天下事物,如名物度数,草本鸟兽之类,何其多也,圣人虽本体明了,亦何缘能尽知?不必知的,自不消求知,其所当知的,自能问人或与学!不知能问,亦是天理节文所在!
吾心属王师之解,实事求是,坦荡磊落君子之风也!
朱之论实属理学之糟粕,坏国人情操之源头,莫非道貌岸然、心口不一者皆从此出?
.…
…
…
几句省略号,代表500年过去了!
社会形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科学技术取得了古人想不到的成就。然而人性会面临的困境仍与500年前并无二致!比如古人争论过的道问学与尊德性的问题在今天演变为德与才的辨论;知行合一的难题仍然是现代人普遍的不足!
学习古文与经典的目的是什么呢?有人博古通今,却流于口耳,博个义袭而取的名声,也有人博闻多识,却滞留于胸,成杂乱之源!《易》云:“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一一此一句说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