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的趣闻》(37):内地人眼中的深圳“奇观”
【《旅行》连载】
1988年12月:深圳(3)
早上六点过醒来,一看是个大好天气,L与J心里好不快活。东方已经露出大片曙光,天空湛蓝湛蓝的,而风却意外地很大,把树吹得弯弯的,而树杆都是被四周支撑住的。“哦,这是海风呢!”L对J说。放眼望去,叫人诧异的是,在商店门口和人行道上,一些自行车成排顺溜倒伏,也不见有人扶起。老王告诉L与J说:“是海风吹倒的,没人去扶起,是因为扶起来还会被吹倒的。”
走在晨风中很是舒爽,阳光灿烂,空气宜人。各处不时能看到高高的大吊车。在深圳,城市建设已很具规模,一幢幢商用、民房拔地而起,有二、三十层高。有些居民点规划完美,住宅楼宇中间有开阔的花园、林荫道、草坪,花园四周紧贴住宅楼,有高架通道接着住宅楼口。居民住宅楼宇,已经突破了内地火柴匣子似的死板排列,形成了块状组合,每一突出部分,皆为三面马蹄形受光,采光性极好。
《深圳速度》1985年 作者:何煌友 左侧高楼为国贸大厦(来自网络)而商业区的大厦建筑群,更是别出新裁,且有雄伟挺拔的美感。比如著名的国贸大厦,这座深圳最高的大厦,乳白色的方形柱状建筑,顶端有一双层大圆盘(旋转餐厅,其上还可停直升飞机呢),有50多层高。这样高的建筑,在L与J看来,穷尽阅历视野,也是叹为观止的呢!
20世纪80年代的深圳,有楼顶旋转餐厅的高楼为国贸大厦(来自网络)国贸大厦是"深圳经济特区的窗口”,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啊。来深圳之前,已经听说过国贸大厦的建设,留下了著名的“深圳速度”,1982年11月~1985年12月间,由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集团公司)一公司,在承建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时,创下了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形象地诠释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80年代的时代格言,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香蜜湖度假村位于福田区深南大道西段,1981建成的,在当时是全国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度假村。直到80年代中后期,香蜜湖度假村风靡深港两地,成为深港两地人和来深圳旅游者的必到之地。建筑特色为中西合璧的中国园林式,其中德式花街和法式古堡独具特色。
渡假村游乐场(L 与J的叔婆摄于1988年)L与J一下子花了40元港币(当然,到深圳的开销都是L 与J的叔婆、叔公给的),驾驶红色越野吉普兜风10分钟,虽不说风驰电掣,却也略有那意思了。在这片越野车车道上,还可以驾驶慢吞吞的电瓶车和别人操控的彩色马车兜圈子,但究竟还是越野车来得痛快,来得惬意些。二人一会儿快跑,一会儿慢行,追逐着别的越野车,急行转弯,纵情潇洒,自由自在,好不得意啊!
渡假村游乐场(L 与J的叔婆摄于1988年)…………
因为叔婆是独自先期到深圳,所以留下了J陪着住在了香蜜湖渡假村。
L叫了“的士”,和老王很快就到了招待所。这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事, “的士”司机想敲诈L和老王。L在钱包中拿钱时,想起没有带人民币,便冲口而说:“只有港币了。”
老王即刻从自己的钱包拿出人民币。
司机却乘机说:“我不收人民币的,从火车站开出的车只收港币,这是文件规定的。”
老王火了,露出吓人的脸色:“你别唬我们,哪来的这规定?”且边说边掏出临时住户簿:“你以为我是外地的?!我是住在这里的,我清楚!”
二人没有给司机15元港币,而是人民币。要知道,港币与人民币的兑换比值是1:0.5呢。
司机突然软了下来,解嘲说:“好,我倒霉,就算我倒霉。”
老王与L撇下他就走,下车后抬头一看,在黑暗的林荫道边,有两名警察像是准备上前查问。
“哈,司机吓住了!”L心里一喜。
20世纪80年代深圳街头出租车(来自网络)次日醒来时,天已大亮。这是来深圳的第三天,也是最后一天了。L同叔婆她们约好9点半在半溪酒家碰头。由于L和老王没有搞清楚乘车线路,也就误了站,也误了时间。离碰头只有半个小时了,二人在地图上查清了路线后,撒腿奔跑起来,不然,晚辈让老辈等着,该多不像话。街上人本来不多,因而并不妨碍奔跑,当二人很快转过一个街角时,发现了一片非常壮观的景色——
20世纪80年代深圳(来自网络)阳光下,高架铁路从一片草地上掠过,草地散布着零星的铁树,在铁路的另一边,遮天蔽日的是一带高耸而错落的大厦群,列车的呼啸在那“峰谷”间回荡……二人来不及停下来瞭望,然而似乎奔跑移动中,更能感触那变化有致的雄伟韵律——唔,好一处现代都市的风景哟!
当二人跑到半溪酒家时,还好,叔婆和J还没有到。站在街头等着,看着人们来来往往地走过,感受着深圳人匆匆上班的步履,一声声传过来报贩的叫喊……凉凉的风,吹得二人有些受不住,便躲在了半溪酒家的大玻璃后。透过茶色玻璃,二人像看时装T型台的观众一样,欣赏着从街头走过的姑娘们,她们在冷风中快步走着,潇潇洒洒,裙裾配着长筒袜,上身各色时装,修长的身姿妩媚撩人呢。
20世纪80年代深圳·从教学楼走出来的大学生光彩照人(来自网络)(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