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女儿在成长
本文参与【人生关键字】系列第三期【喜】主题征文,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个春节期间,女儿做了几件事情,让我深感欣慰,也发现她在不断地成长,变得懂事。懂得了感恩,懂得了团结,懂得了亲情的重要,也懂得了珍惜姐妹之间的情谊。
很多时候,我们做家长的,只是一味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对于生活及处世却疏忽了。曾经我也跟很多家长的心态是一样,认为孩子只需要好好学习,其它的事都不用管。但孩子毕竟要长大,要走向社会,要与人相处,随着年龄的增长,还是需要提升处世能力,培养一颗感恩的心,将来才能更好的在社会上立足。所以,我们做家长的,随着孩子年龄的长大,教育观念和态度也要随着改变。
女儿在处事这方面的做得还是挺不错的,也许是潜移默化中的影响。这次春节期间发生的几件事,让我看到了女儿成长,确实值得表扬一番。
第一件事是当她放学回来,我们准备回四川过年时,她得知小姨已经带着两个表妹去了河南, 在重庆就只剩下外公和外婆两人了。平时不过年不过节的,他俩人在家也还好了,但这毕竟过年,谁家不图个人多热闹呢?女儿说外公外婆就俩人在家过年,太孤单了,便说带外公外婆一起回四川过年,那样就热闹了。虽然后来外公外婆并没有一起去四川,但女儿的这番话却深入人心,不禁让我感到欣慰,也温暖了外婆的心窝。
第二件事是回去老家,家里还有一个叔叔家的小妹妹和小弟弟,平时虽然隔得远,没有经常见面的机会,但姐妹之间亲情血缘的感情很奇怪,不会像与其他人那样感到陌生,会有一种自然的亲切感。很快他们就玩成一片了,妹妹弟弟也很粘她,她也不忘自己作为姐姐要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出去玩时会牵着妹妹的手,弟弟不想走路时,她会背着弟弟,过马路有车时会护着弟弟妹妹。真有一个小大人的模样,有一个姐姐该有的担当。
第三件事是去城里游乐场玩时,她带着妹妹去买奶茶和蛋糕,知道二爷爷家有四人也在游乐场里,我们一会要去汇合,她便一口气买了10杯奶茶,还有蛋挞和泡芙饼,每人一份,还给在家里的爷爷也带了一杯。对于平时一个靠零花钱消费的娃来说,一次花了一百多,可谓是割肉了,但她却眼都没眨下,说自己在手机上点的,比直接店里点还省了十几块。平时可以节约,但该花钱的时候一点也不含糊,没有只顾自己吃,知道要分享给亲人朋友们,表现得很大气,这也值得点赞表扬。
第四件事是在回重庆的途中,转道去仪陇朱德故里参观时,她买了纪念章后,想着家里两个表妹也差不多要从河南回来了,给妹妹们的新年礼物是必不可少的,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礼物传递的一种姐妹情谊。于是便给大表妹也买了一个朱德纪念章,给小表妹买了一本《朱德与母亲》连环画。用她的话说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礼物,对于低年纪的妹妹来说,这是认识历史名人,开国名将,增长知识的一个好机会。
第五件事是回了重庆后,第二天要回乡下去看外公外婆,她吃完早饭说要出去一趟。爸爸问她去哪里干啥,女儿很神气地说道:“我去给我外公外婆买个礼物噻,哪能空手回去。”我和老公听到这话时,心里真是挺欣慰的,不枉费平时外公外婆的疼爱和照顾了。老公便问道:“需要给你钱吗?”若是以前女儿会说“那就给点吧”。但这次女儿说要用自己的钱买,不需要给钱。大约过了半小时,女儿提着一个礼盒回来了,里边是三罐装的核桃粉和黑芝麻粉,说原想着分开给外公外婆单独买的,但实在没看上合适的,就这礼盒里边有三罐,他们一起吃就行了。看这礼盒还挺大气的,我问女儿花多少钱,女儿故作潇洒地回道:“不多不多,超市有打折,还领了优惠券,就花了80块。”平时女儿花80块可是舍不得的,这相当于她在学校两周的零花钱,但这次却着实大方。其实不管礼品值多少钱,有那份心意,就是给外公外婆最好的礼物。老人家看重的不是吃啥,不是礼多礼少,而是孩子的这份心意。果然,回到老家时,女儿拿着礼盒喊:外婆,新年快乐,这是我给你和外公买的。外婆嘴里说着“要得要得”,脸上已笑成了一朵花。孝敬老人,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传统美德,这一点,看来女儿已经慢慢懂得了。
第六件事是小姨的生日,是正月初四,当天小姨是在从河南回重庆的路上,要凌晨才会到家。下午的时候我们一起出去街上逛了一圈,女儿一边走路一边在捣鼓手机,我说了她几次还没收起来,正想发火时。她说她在给小姨找生日礼物,在手机上看附近店铺里的商品有没有合适的。也到就近的百货商场看了,始终没有挑到合适的礼品,要么价格太贵,超出她的承受范围,要么就是东西不合心意。原以为她会放弃买礼物,却听她自言自语道:“我小姨对我这么好,平时给我这么多零花钱,再怎么滴我也要给她送个礼物。”最后,女儿想来想去觉得干脆送花吧,既浪漫又新颖,小姨肯定会喜欢,在美团上订一束花,一百块以内,那是她能接受的范围。于是她在美团上挑选了一束向日葵加玫瑰,等到晚上八点多才送过来。然后她请老爸开车到小姨家里,(因为之前小姨留了钥匙在这里,这下正好能用上了。)把花摆放在客厅的茶几上,这样确保小姨回家开门就能看到惊喜。孩子的世界很单纯很简单的,对她好的人,她也会懂得回报,这也滋养一颗感恩的心。
对孩子的教育,有时候不需要太刻意,她们会对比家人和身边怎么做,自己也便会怎么做。对于孩子,抓成绩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人情处世能力,培养一颗爱心,孝心,感恩心。这些品德将会伴随人的一生,这也是将来立足社会的根本。
记下这些并不是要刻意去夸赞她,只单纯地想把这些事记录下来。以便当我们觉得孩子不好时,可以多去找找她的优点,去看看她优秀的,值得嘉奖的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与魅力,做最好的自己,不与他人攀比,懂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懂得感恩,知道孝顺,这便是我们当家长的值得欣喜的事了。
20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