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育儿宝典美文集萃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2019-11-21  本文已影响0人  蒲阳凡妈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文/倪慧墨(蒲阳凡妈)

图片拍摄/倪慧墨(蒲阳凡妈)

我们在徐州逛了云龙山云龙湖,参观了淮海战役纪念馆及汉画像石艺术馆。几天后,孩子的姑姑也赶到徐州,加入了我们的行程。亲人相聚,不亦乐乎!孩子的姑姑是一个性格直爽、乐观豁达的人。因为工作的关系,多年来一直辗转于各个城市。可谓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这会相聚,天南海北,相谈甚欢。办好了入住酒店的手续,我们就开心的一起去游逛了。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我们游览完徐州的博物馆,接着去逛商场,逛金鹰国际购物中心、逛徐州的苏宁易购。逛累了,饿了,就去找徐州的特色小吃。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说到徐州的美食,自然就要提到彭祖了,徐州古称彭城,就起源于彭祖。彭祖是黄帝的后裔,非常善于烹饪美食。传说他烹调的鸡汤非常美味,进奉给尧帝,尧帝大为赞赏,然后授封于他,于是就有了大彭氏国。彭祖还发明了一道菜叫鱼羊鲜,就是将鱼和羊一起炖,味道特别鲜美。据说我们汉字里的“鲜”字就源于这道菜。彭祖将饮食与养生相结合,创造了许多药膳食疗的菜品。彭祖因为懂得饮食养生,传说他活了800岁。这时想起我们初中语文课本里曹操《龟虽寿》的一句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说的是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老天所决定的。通过合理的锻炼,再加上健康的饮食,人就可以延年益寿。想想彭祖和曹操这两个人还真有意思,彭城因为彭祖而得名,曹操却将彭城改为徐州。在饮食文化上,曹操的观点却与彭祖不谋而合。曹操的这句诗是不是受了彭祖的饮食养生启发呢?

徐州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的要塞之地,它的贸易、交通很发达。一个生活便利的城市,饮食也会南北贯通,兼容并蓄。现在的徐州有大量的外来人口,于是全国各地,甚至其他一些国家的美食在这里也可以找得到。

先说说早点吧。徐州的早点有豆浆、豆腐脑、小米粥,杂粮粥,胡辣汤。印象中胡辣汤是河南的饮食特点,但是徐州人也爱喝这个。端起碗来吸溜吸溜的喝,根本就不用勺子。入乡随俗,我们每个人也来了一碗胡辣汤。胡辣汤微微有点辣,里面加了一些切得碎碎的豆油皮,紫菜,用淀粉勾芡,再加胡椒,趁着热呼啦呼啦的喝,头顶上立马就冒出汗来。然后再吃点小笼包、生煎包或饺子。小笼包的馅有肉的,有素菜的。生煎包、饺子也有肉馅的和蔬菜馅的,还有梅干菜馅的。还有油条,玉米面、小米面窝头。除了胡辣汤外,这些早点跟我们的湖北差不多。我们湖北人早上习惯吃米粉,面条、热干面。吃过了早点,我们就在街上溜达。我们在青年路,民主南路周围的街上转了一圈,居然没有看到面条店。居民小区附近的早点大多是卷饼,包子,玉米面窝头,豆腐脑。好不容易看到一家店铺的招牌上写着面条,我们好奇的来到店里瞧一瞧,老板说:“我们早上不吃面条的,早上喝胡辣汤、豆腐脑,还可以吃生煎包,卷饼,中午才吃面条的。”原来面条还是有吃的,只不过吃的时间不一样罢了。面条有牛肉面条,羊肉面条,三鲜面条等。

除了面条,徐州人还吃米线,看来云南的米线也不是其独有的。

一个城市的特色菜肴到另外一个城市要想长吃不衰,就会入乡随俗,适应当地人的口味特点。西安的肉夹馍在徐州就经过改良。徐州的肉夹馍可以夹肉,也可以夹各种各样的蔬菜,简单的说,你想夹什么吃就夹什么吃。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徐州的菜煎饼也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小吃。走进小吃店,有一个分成好多隔层的大大搁物架靠墙摆放着。搁物架上面整整齐齐的摆着一、二十种切成细丝的各种蔬菜。隔层上还放着一摞碗和几只夹子,客人按照自己的喜好,自己用夹子夹取蔬菜装满一碗,然后递给后面的厨房等待加工。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厨房里有一只三、四十厘米直径的大大的圆型平底锅,一张和平底锅一样大小的面饼平铺在锅上,只见厨师的锅铲在平底锅里熟练地翻动着,面饼在铁锅里烙得又薄又脆,厨师就在面饼上平摊上客人夹的各种各样的蔬菜,也可以加肉和鸡蛋的,再加上调味酱。烙好后,再将面饼对折成长方形,用刀切成两半,盛在盘子里,一份菜煎饼就出锅了,这张菜煎饼足够两个人吃的分量。

这种菜煎饼韧性十足,表皮薄而酥脆,非常有嚼劲。中午下班了,那些公司的白领来到店里把这个当主食吃,他们要一份菜煎饼,夹上自己喜欢的蔬菜,再来一碗小米粥。连吃带喝,感觉享受的很。

徐州最有名的小吃就是地锅菜。地锅菜据说是长期在湖上捕鱼的渔民发明的,因为船上的条件有限,就备一个小炉子,炉子上放一口铁锅,下面放几块木柴就可以生火做饭了。常常是煮上一锅菜,锅边上再贴满面饼,于是菜和主食都有了。我们逛街逛到肚子饿了,就去找地锅菜吃。来到美食一条街,各种食物的酸、甜、麻、辣、香的味道充斥着整条街。我们找了一家铁锅炖,服务员热情地拿出菜单向我们介绍。原来,地锅菜经过厨师的巧手,又延伸出许多菜品,地锅鸡、地锅鱼、地锅牛蛙,地锅排骨等等,然后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在里面加辣椒,加许多配菜:青菜,萝卜,土豆,豆腐,蘑菇等等。我们瞧了瞧在座的食客,每张桌子就是一个灶台,灶台上面都搁着一只大铁锅,大铁锅下面是烧得通红的木炭。大铁锅里面咕噜咕噜的冒着各种美食的香味。每一只大铁锅旁边有一大盘子,里面装着各种荤素配菜。有客人喜欢吃炒菜的,还可以点炒菜吃。食客们人手一双加长的木筷子,一边在大铁锅里捞吃的,一边下着各种配菜,随着大铁锅里的配菜越下越多,于是就煮成一个大火锅。说起火锅,又想起四川、重庆那边热气腾腾冒着红油的麻辣烫。哈哈,有没有流口水啦?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我们点了一个地锅鸡,又点了一些配菜。鸡是现抓的打野小公鸡,有三斤多重,当场宰杀,高压锅压15分钟至半熟。我们等了半个小时,一大钵半熟鸡肉就端了上来,鸡肉飘着若有若无的香味儿。服务员将鸡肉倒进大铁锅里,然后点燃了大铁锅底下的炉火。不一会儿,大铁锅里面的鸡肉越来越香。我们用勺子将鸡肉搅拌了一下,顺便又加了点蔬菜进去。

大铁锅里鸡汤咕嘟咕嘟沸腾的声音勾引着我们的馋虫,随着腾腾升起的热气,鸡肉的香味儿越来越浓,我们揭开大木锅盖,开吃啦。

这样各种菜一起炖的吃法也是东北菜的一大特色。猪肉炖粉条,白菜炖豆腐,鱼头炖萝卜,小鸡炖蘑菇,美其名曰“乱炖”。其实,我们湖北人吃火锅也是这样吃的,各种荤菜素菜混一起就在锅里炖。你看,简单方便又美味的吃法,全国都一样哦。

服务员看我们大铁锅里的鸡肉吃得只剩一小半的时候,就端着揉好的面团来了。只见她将面团揪成一个个的小坨,简单的捏把一下,就挨个贴在大铁锅的边沿上。一会儿就闻到了面饼的香味儿。贴在大铁锅边的面饼,上面焦脆,有嚼劲,下面吸收了鸡汤蔬菜的汤汁,吃起来香软可口。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还有徐州的把子肉据说不错,肥瘦相间,肥而不腻。有点像我们湖北的卤猪肉。可惜那天我们东西太吃多了,实在是没有胃口再吃把子肉了。现在想来还有点遗憾。

最后说一下徐州的住宿。住宿最好选那种全国连锁的酒店。这种酒店不含早点,价格合理,干净卫生。因为不含早点,所以经济实惠。(当然,不差钱可以另当别论。)酒店的早点大同小异,毫无特点。正好你可以出去寻找当地的小吃,岂不快哉!

徐州,这个有着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城市,各种滋味只能自己去体会。因为一个人而爱上一座城;因为一道景而留下一段情。人在旅途,总有匆匆而难忘的时刻。一路走过来,丰富着你的人生阅历。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行走徐州(三)美食篇

(后记:今年7月去的徐州,结果游记拖到现在才写完,而且可以有无数个理由:没时间哦,天气太热了,太忙了,太累了……想想以前去过的那么多旅游景点,因为没有及时的记录下来,随着光阴的流逝,慢慢的都淡忘得差不多了。趁着记忆还很鲜活,赶紧记录下眼前的美景吧。)

(原创文章,转载需联系作者授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