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持钻作者创作园书评影评写作营(齐帆齐商学院)齐帆齐微课

放弃对“意义”的追求

2022-01-03  本文已影响0人  小原的书屋
齐帆齐商学院书评影评私房课 第(10)篇 1000字,累计23351字。

文/小原书屋

2021年我最大的成长,就是不再追寻“意义”。

以前总觉得人活着要为了点啥,没有目标没有意义,就没有奔头,没意思。

现在觉得寻找“意义”这件事真挺没意思的,好好活着就行了。

余华在《活着》中说: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以前我练字,也是为了点啥,比如为了参加比赛,为了上课,为了树一个“自律”的人设等等。有了这些所谓“意义”或者说“目标”,条条框框就多了。

比如我今天仍然是在继续准备参展的章草作品,可是看到高研班里同学发的一篇小楷,非常漂亮,我的心也痒痒了。若是从前,我会聚焦,管别人写什么,我要继续写我的。

可是今天我不再执着于“要聚焦”“要参赛”,立刻去找了一篇王宠的《竹林七贤》临了一会儿,手和心都不痒了,好开心。

节临王宠《竹林七贤》

有时候做事确实要聚焦,但有时候可以自在一点。把当下的事做了,心里轻松了,就可以全力解决后面的事,心无挂碍。

摩西奶奶 在《人生只有一次,去做自己喜欢的事》中说:

真正地爱自己,不是去牺牲掉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去打拼什么辉煌的未来,而是在当下,努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和有趣的事情,让自己的内心充盈着喜悦,让现在的每一天,都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度过。

放弃对“意义”的追求是需要勇气和开悟的,这是放弃对“目标”的执着之心。

以前之所以要奔着“目标”“意义”,是因为心底里觉得达到了就会实现人生价值,或者就是很单纯的获得了快乐。

可这种快乐往往是短暂的,无论是买房、升职、获奖还是粉丝破百万等等,哪种快乐都不可能长期持续,这不过是多巴胺刺激大脑产生的结果。

如果为了获得这种程度上的“快乐”而去追求下一个“目标”,追求更大的“意义”,那么人的一生都会疲于奔命,而忽略了很多真实的美好。

我能放弃追求“意义”,是因为不再执着于短暂的“快乐”,获得了持久的“喜悦”。

“喜悦”这种感觉,不因外物而生,只存在自己心中。你的内心若是喜悦的,那么看待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

每一声鸟鸣,每一朵花开,每一缕风,都很美,和家人的每一次聊天都开心,每一顿饭都好吃,每一天都过得很充实。

自从我获得内心的喜悦后,唯一觉得少了一点乐趣的地方,就是不再花心思做饭了,既然花半小时做的饭也很好吃,为什么还要花两小时呢?所以最近做饭没有以前精致了,也不会把饭菜拍照p图发圈。

我最喜欢的词是苏东坡的《定风波》,其中那句: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是我曾经很向往的人生境界。

我觉得自己似乎有点接近了。

让写作成为习惯 日更第75天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