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故事

父亲得了恐怖症

2017-06-18  本文已影响0人  潘妮pennyxiong

我对父亲的症状感到兴趣,这两天与父亲谈话,发现他患了现代心理学上的恐怖症。

以下是我与他的一段对话:

女儿:爸爸,你不愿意和人打道。

父亲:是。

女儿:你不愿意和人打交道主要是因为什么原因呢?

父亲:是有些怕人。

女儿: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怕的呢?

父亲:从小就是这样。

女儿:你是否记得最早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有些原因导致你的怕的。

父亲:也不太记得了。只记得从小生活在村子里,妈妈会告诉我不要到外面去,因为外面有狼吃小孩子,那时村子里的确有狼吃了小孩子。还有土匪抢劫,虽然没有遇到过具体的土匪,但记忆中似乎和家人一起逃奔,都很害怕。


父亲出生在抗日战争初期,我猜想或许早年也有害怕日本人的记忆吧,但他没有说。在六岁时,我的爷爷离开了他和我奶奶,留下孤儿寡母,父亲说“因为从父辈开始就是嫡系单传,家族势单力薄,自然也就不敢在外面多说话。”到青春期,负责照顾父亲的大姑与大姑夫相继死去,也更增加了他内心的不安全感及恐惧。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有过多的恐惧经验,可以称为原生恐惧,如果它们未得到处理,就会沉淀在当事人的内部,累积和形成过度的无意识恐惧。父亲早年的恐惧感没有得到处理,逐渐发展为恐怖症,主要是对人的恐惧——社交恐惧症。父亲内心的恐惧感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自己独特的气质、成长过程中的亲身经历、大人的不良教导以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父亲刚开始学做篾匠,那是一种编竹席竹蒌的手工艺,后来又学做理发匠,这成为他终身厌倦的职业,因为他不喜欢与人打交道却偏要天天与人打交道。父亲开了一家理发店,有人上门理发,当对方坐定后,只问对方喜欢理什么发式,就不再多言。因为要养家糊口,所以常要去外面找活干,很害怕下乡找活干,因为这样不得不叫卖自己的手艺,他说“那是最难应付的事了。”所以常是等客上门,按我母亲的话说,是“愿意剃就打湿脑,不愿意剃就两拉倒。”意思是完全随客人愿意,自己在招揽客人方面不多作任何努力。理发时,不与客人有闲谈,不以任何话语联络双方的感情。父亲一直在寻找各样机会来脱离自己的手艺,目的只有一个:逃离与人的交往。

母亲要采购好家里的一切所需,所有要求人帮助的事情都一概由母亲打理,因为一切求人的事情,父亲都不会去做。与邻居也没有多言语,只是几个父亲自己的至亲在过年过节时有些礼尚往来而已。按父亲的话说,“我没有出场的胆量。”其实母亲也不喜欢求人的事情,但是遇到父亲这样的个性,母亲也不得不去做好那一切的事情。


我想父亲并不喜欢自己的表现,因为在家里,他的心情并不好,我感觉父亲易怒,这一方面因工作辛苦导致,另一方面也因为在外面与人交往中因害怕而来的心理压抑在家里的发泄。在集体干农活时,队长分派工作不公平,父亲顶嘴,但对方说话重一些,甚至恶言相骂,父亲立刻退缩到自己里面,不再言语,他说“我很怕他。”所以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父亲常常因退缩而被欺。

虽然在家乡人中被欺,但父亲却渴望到很远的地方去,常鼓励五个孩子要努力读书,将来考上大学就报考东南西北中四面八方的大学,这样他可以陪着到那些地方去见世面,或许这是一种对家乡人的无意识逃避吧。


就这样,恐怖症陪伴了父亲大半辈子,一直到这几年,父亲才感觉到“不象以前那么怕人了。”因为父亲为了锻炼身体,每天都要到外面去走路,不知不觉接触了许多的人。无论在广州还是厦门,南昌还是老家临川,父亲几乎用自己的双脚走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在以前,父母的关系因为父亲的个性及其它因素常有争吵,而今俩人之间做事越来越配合默契,相处融洽,彼此恩爱有加,看见他们如今的光景,我心里真为他们感到高兴。

我想,父辈生存的压力实在大,如果没有与母亲一起努力干活,就无法养活一家八口,所以虽然得了这样的心理疾患,但却遇到了我的母亲——她帮助他弥补了这样的缺憾,从而照顾好了自己和养活了五个孩子,完成了他的人生使命。父亲说自己只是“吃饭、做事”,但以我看来,父亲总能将自己手上的事做得很精:菜种得很好;理发的手艺很精湛;即使现在在家中收拾打扫也是做得非常出色。这几年归信基督找到人生的盼望与归缩,更让他的生活变得有规律而平静,曾经大字不识,现在通过努力能读圣经,每天刻苦学习圣经而不缀。因不与人多口舌,心无旁鹜,意念专注,有专自有精。这一切,按我母亲的话说,“是上帝精心奇妙的安排。”这话,我信!

如果没有生存的压力,父亲或许会因逃避与人接触而躲在家中,不出去工作,就如现在有些得了恐怖症的人不去工作一样,因为有亲人照顾他们。


看来,人在特别的压力下更可以发挥潜能,而与自己的某些严重心理疾患终身为伍,这种特别的压力如果是生存的压力,那就更能激发人发挥自己的潜能,因为行动的动力更大。而上帝早就将这样的潜能放置在每个人里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