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

什么样的孩子会脱圈?

2020-06-10  本文已影响0人  椰菜君

昨天贴出《脱圈是永恒的目标,跳坑是不歇的话题》一文后,有家长问,到底什么样孩子最后会脱圈?难道真没有任何征兆吗?

关于这个问题,文中提到的美国康乃狄克大学Deborah Fein教授,曾跟踪了207位在2岁左右被诊断为ASD的患儿,发现在他们约4岁再次诊断时,其中有19位,也就是约9%的患儿,达到了脱圈的标准。在2016年据此发表的论文中,她的结论是这样的:

The current study found that a number of early child-level factors predicted this highly positive outcome including a diagnosis of PDD-NOS, lesser early symptom severity, fewer symptoms in the domain of RRBs, and stronger early communication, social, daily living and motor skills.

翻译过来大概是这样:

我们的这项研究发现,幼儿时期一些因素可用来预测脱圈,其中包括:被诊断为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状不严重,受限重复行为少,沟通、社交、日常生活和运动能力强。

这个结论恐怕令人有些失望。这几条预测因素,不都是在说自闭症状轻,自闭症状轻,自闭症状轻吗?这岂不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需要你说吗?Fein教授在接受spectrumnews采访时还说过,脱圈的患儿,多数都是那些接受干预时进步神速的患儿。

因此,以椰菜君的理解,脱圈的征兆,要说有那就有,要说没有那也就没有。若小时候确诊时,自闭症症状轻,智力又没有问题,那就有一定机会脱圈。当然,也不排除少数确诊时症状有些严重但智力没有问题的患者也有脱圈的可能。毕竟ASD算是发育障碍疾病,谁知道堵在什么地方呢?

参考文献:

Early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ASD Who Demonstrate Optimal Progress Between Age Two and Four. J Autism Dev Disord. 2016 Jun;46(6):2160-2173.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