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设计|别墅设计方案《听湖》前言
这套别墅沟通周期较长。因为委托人不急着入住,我们各项设计工作也是缓缓进行。
说到这个案例的收获,我觉得有几点可以作为总结归纳。
其一,作为设计师,我们要善于发现户型原本之美,然后记下来,深深放在脑海中,在做方案的时候能随时回想。
其二,随着了解委托人生活习惯及生活态度外,我们更要用“时间”的概念作为设计思考补充。
比如说,委托人说:以后她到国外居住了,负一层可以一整层独立地出租给合适的人,因为一来可以让家不那么冷清,另外,负一层的大花园也能有人打理及维护。
其三,关于别墅及大宅,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模糊大客厅的概念,更多是回归到生活品质及舒适感上了。
谈到所谓的风格,其实很少有委托人对风格有概念。他们所期待的只不过是他或她曾经体验过或者已经感受过的真实空间。
所以,我们要敢于引导更加适宜的空间给他们。
如果一个客户告诉你,他很喜欢某某酒店的整体氛围或者是某一个样板间甚至是某一个餐厅的格调。那说明他已经感受过这个空间,而且在这个时间段里,他也是喜欢的。
但这并不说明他们的房子适宜类似的设计,或者还有更合适的设计可以引导他们去感知。
其四,千万千万不要做“勉强型”或者“附和型”设计师。
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及标准。因为选择客户,我们有严格的门槛,所以这两三年来找我们的客户几乎都是能出作品的类型。
如果在中途发现客户实在不合拍一定要敢于二次拒绝。对于二次拒绝我们的原则宁愿是自己吃亏也不亏负客户。
记得三年前,我们因为在与客户二次沟通后,发现不太合拍,所以主动退还了客户已经交来的近十万块设计费。当时客户非常诧异,也是因为我们的这个原则,自从那次之后过了两年,客户又重新找到我们,还一直对我们肯定不已,并提出再次合作,但让我们婉转拒绝了。
因为合作代表彼此尊重而非可以随心所欲,这是我们的规矩。
这个案例委托人也受到一些朋友建议甚至风水大师的影响,但因为我们的坚持及耐心,让委托人更加完全地放手给我们设计。
其五,做有积累型的设计工作而非消费型的设计。
我一直觉得设计费再高,设计师的单一服务都属高成本运作。一个私宅设计师能力再强,如果事实上要出精品或者说有追求及情怀的,都不可能在一年中服务太多客户。
如果我们的设计工作属于一次性买卖那真是太可惜了。
所以我们会把每一个单当作“设计研究对象”,这样的好处我们能全力以赴地去研究好每一个单,不仅仅是对客户负责,也能为我们积累更多私宅设计方面的知识。
也只有这样,才能把“私宅设计”这件事做到极致。
这个案例的每一个方位我们都很熟悉,包括其功能布局及每一个细节方面的思考。
《听湖》是我临时为这套案例起的名字。因为它的位置及作品本身想传达的感觉常常作为我们起名的依据。
希望这套作品在一年半后能与大家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