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带货”水平,决定了孩子的成就
昨天共读营的一位伙伴问了一个问题:“学习对孩子而言,意味着什么?”她正为要读一年级的孩子选学校而苦恼,这是为人父母都会遇到也会犯愁的事。
伙伴们(预测发表言论的都还未养育孩子)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句话总结,父母是影响孩子的核心,其次是学校,能力范围之内给孩子挑选一个好的学校。
我从教师角度同时结合伙伴们的发言谈谈我的理解。
一个人的成就离不开天赋、学校教育(环境影响)和父母(家庭教育)。天赋与生俱来,无法改变,所以这个对大多人而言是可以忽略的。学校教育很重要,但不是核心,一个班上有孩子学得好,但也有孩子学得差。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才是最关键的。
可现实生活中很多父母本末倒置,以为买了学区房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自己孩子的未来就会因此变得笃定。别忘了,好学校也有差生,普通学校也有好生。
模仿律说,一切社会行为,都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模仿。我们从一出生学说话就是模仿大人,我们的一切知识和行为都是模仿学习得来的。
从教6年以来,呆过省一级幼儿园,去过市区学校,现任教在一所外来学生占比超过55%的学校。
我通过观察和了解从幼儿园到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得出的结论是但凡言行习惯差和脾气古怪的孩子们,父母要么对孩子不闻不问(大多父母是忙于工作没时间),要么教育方式有问题。
18年那会教了一个四年级的班,同事们都说我班上那个某某某很坏的(一年级的时候就如此),不是属于男孩子的调皮,是真的行为很坏。我刚到这个学校跟孩子们也才认识,开始没觉得,慢慢的我发现他的一些行为真的令我很惊讶。
比如,他和其他同学闹着玩时会掐对方脖子,而且表情很狰狞;比如,他会恐吓班里老实的同学“信不信我揍你”,抢走对方的点心,不是闹着玩的那种。了解后才知道,他生活在一个家暴家庭,妈妈经常被爸爸打,从小耳濡目染,这些言行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
塔尔德的模仿第二定律说,模仿一旦开始,就呈几何级数扩张。所以,有什么样的家长,就有什么样的家庭。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比如,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回家作业完成的特别好,因为都是父亲帮忙做的;比如,衣服上都是污渍,平时满地打滚的孩子,父母也是很不注重形象;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总是会扰乱课堂的孩子,联系父母从来不当回事等等。
家长们会发现很难培养孩子养成好的习惯,让孩子看书他不看,让他锻炼不高兴,东西随便乱扔等等。自我检视,你自己或者家庭成员中是否有人有这些不好的习惯。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华杉老师说:
我小儿子12岁,基本上也是手不释卷,看书的时间比打游戏的时间多,而且看得飞快。
小儿子8岁的时候,就开始要写书,自己写了之后粘贴起来送给我,说:“爸爸,我写了一本书。”
因为他看见爸爸每天早上都早早起床写书,他在模仿。
当然,做父母的如果条件允许,我还是很建议挑选一个好点的学校,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也不小,好的环境会带来正向激励,家校合力孩子的成长才会更快。
鸡娃不如鸡自己,你希望孩子是个什么的人就先让自己成为那个人,修身一定是第一位,然后才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哈喽~
我是吉吉,很高兴认识你
每天5点多起床
坚持锻炼第144天
自制营养早餐第775天
这里会分享我的成长故事,记录我的所见、所听、所想、所思和所悟。https://mp.weixin.qq.com/s/dd6fZSjTVdv38GFbUQp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