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特稿——戊戌回眸(四)
前言: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历史是无情的,无论人和事,绝大多数都在历史中变得缥缈虚无,化作尘埃。但即便如此,在时间的长河里,仍然许多人、许多事、许多历史瞬间,如珍珠般放射光芒,待我们一颗颗拾起。2018年是天干地支纪年的戊戌年, 六十年一个甲子,一个甲子一个轮回,轮回中的人与事一定有些让人铭记,让我们共同回眸中国几个戊戌年的历史瞬间。
肆 1958年
1958年,戊戌年,60年前。
这一年新中国成立不足十年。
这一年元旦,欧洲经济共同体共同市场成立了。欧洲西部地区各国面积狭小,地域相连,经济结构和体制发展水平比较接近,彼此之间的政治体制、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等也基本相同,经济上生产高度发达,各国之间的经贸交往密切。历史上,曾有数个帝国用武力统一了欧洲的广大地区,例如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神圣罗马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纳粹德国,但是事实证明武力统一的脆弱。这一次欧洲走向联合,整体实力增强,逐渐走出二战后美国的控制,成为世界多极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极。
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是现在欧盟的前身。欧共体由欧洲煤钢共同体(又名欧洲煤钢联营)、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三个相互独立的组织组成,其中以欧洲经济共同体最为重要。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签订
这一年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决定于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实际撤军于10月全部完成。志愿军从1950年开始进入朝鲜半岛,在苏联的支持下,与朝鲜人民并肩,和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开展长达近3年的战斗。不去讨论战争的起因与经过,仅从结果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付出了巨大的战争代价,数百万人入朝,数十万人伤亡,投入巨额军费,换来的是与世界头强美国在战场上取得均势,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正如志愿者总司令彭德怀语——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今天的任何帝国主义的侵略都是可以依靠人民的力量击败的。一个觉醒了的、敢于为祖国光荣、独立和安全而奋起战斗的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作为世界多极发展中的一极力量再也不容小觑。
志愿军撤出朝鲜
这一年3月,赫鲁晓夫接替了辞职的尼古拉·布尔加宁的职务,成为前苏联总理并兼任苏共第一书记,在随后在其提出的长波台与联合舰队问题上与中国发生矛盾,矛盾随后逐渐演变为关系恶化,甚至对抗,这一年标志着中苏关系渐行渐远,而为之后的中美关系正常化、中国加入联合国奠定了某种意义上的基础。
赫鲁晓夫到访中国
这一年中国军事史上有件事不得不提——金门炮战,中国人民解放军与中华民国国军以隔海炮击为主要战术行动,因此被称为炮战。炮战由解放军首先发起,国军随后开始反击。10月初,解放军宣布放弃封锁,改为“单打双不打(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击)”,逐渐减少攻势。至此,中华民国成功守卫金门。中华人民共和国维持单打双不打,直到1979年1月1日和美国建交。美国情报部门对金门炮战的动机进行研判如下——1.试探美国。2.分化台美。3.贬损台湾当局和美国的声威。4.突显中华人民共和国力量。5.防止出现两个中国(如东西德和朝鲜半岛的分裂)。6.打击台湾当局民心士气。从结果看目的均已达成,展示出当时中国领导人高超的政治、军事的策略与艺术。金门的炮声,开启了世界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观:对战双方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两岸的领导人怀着对民族命运的默契,为两岸和平统一埋下了一粒种子。
金门炮战图
这一年的4月,在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发生并可以观测到日食,正如前文所述,如果硬要将日食与灾难联系到一起的话,那么不但预示着灾难,而且这次的灾难持续了更长时间……
按照迷信的说法,日食代表灾难
这一年,面对一五时期的建设成就、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高潮,经历战争风雨考验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逐渐被胜利形式迷惑,做出了错误的判断与决策。5月召开的八大二次会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路线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在后续实际工作中,多快被一再强调,好省被一再忽略。
总路线宣传画
这一年8月,提出1958年钢的产量要比上年增加一倍,达到1,070万吨;并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钢产量目标翻番逐渐演变成了“以钢为纲,全面跃进”,而至以“大炼钢铁,大放卫星”为代表的大跃进运动。大跃进、人民公司与上述的总路线在后来并称为“三面红旗”。
群众集会中的三面旗帜
这一年,严重脱离实际的“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提出“以钢为纲”的口号,号召全民炼钢。在农村,也修建了土法的炼钢炉在田间炼钢铁。很多人把家里的铁制品包括做饭的锅,都捐献出来炼钢铁,但由于技术不合规格,只是炼出大量的废铁,造成极大的浪费,并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
热火朝天的土法炼钢情景照片
这一年,从7月1日建立第一个人民公社开始,人民公社运动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到10月,全国74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26000多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入社农户占比达到了99.17%。人民公社对于实施“以农养工”和“用农民集体力量建设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策略不无裨益,但是一度推行“集体下地记工分、集体进食堂吃大锅饭”的军事化供给制,声称“吃饭不要钱”,到年底办起360多万个公共食堂。90%以上的农民不在自家生火开灶,都在公社食堂吃大锅饭。错误的决策很快遇到了问题——吃饭的人多,出工的人少,学懒的人多,学勤的人少,劳动效率大为下降;“吃饭不要钱”浪费巨大等等问题,也把人民公社的存粮很快消耗光了……
农民在人民公社大食堂吃饭的照片
这一年,人民公社运动伤害了农业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无法保证,人民生产意愿降低。为保证农产品达标,农村开始虚报粮食产量,直至工业、科技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大放卫星”现象蔓延开来。现在开来都是荒唐的历史,却在这一年真实的发生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小麦、水稻和大炼钢铁高产新闻、教育成果、科研成果高产都成为一颗颗卫星不断被放出,水稻亩产十三万斤,小米亩产近万斤,钢铁产量翻番。……几年之后显现出,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和不断刷新的数字背后缺隐藏着的是一场灾难。
人民日报放卫星
这一年,全民疯狂为难以为继的跃进和接踵而来的饥荒埋下伏笔,大跃进的脱离实际导致这场运动难以为继,据统计,1960年,粮食比1957年减少26%以上,棉花减少了35%以上,油料作物减少一半多,猪存栏数减少56%。合格钢铁只有总产量的70%左右。加之大办工业、大炼钢铁调用大量劳动力,大片农作物未及收割,大片田地荒废,大办公共食堂又浪费了大量粮食,致使这年冬天个别地区开始断粮,后续几年全国性饥荒和大面积非正常死亡接连出现(原称为三年自然灾害后改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各种渠道公布的非自然死亡人数并不相同,但是党史第二卷承认“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少1000万”……
困难时期人们在剥树皮充饥
雷涛先生写下如此文字:二十世纪的戊戌,开始洗刷我们的共识、良知与人类普遍的彼此承认。大跃进和自从展开的文化大革命,把先哲柏拉图为我们定义的人类灵魂三要素: 欲望、理性和激情,统统出卖一空。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在人性被扭曲的浩劫中,我们有意识的人格消失,机械盲从于权威,习惯于动员,热衷于运动,沉迷于崇拜,彻彻底底沦落为古斯塔夫笔下的《乌合之众》。
拨开重重阴霾,尽管步履蹒跚,新中国依然在百废待兴的土地上深一脚浅一脚的缓慢前行着,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消息纷至沓来。
这一年,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在毛主席“什么时候我们能坐上自己开发的小轿车来开会就好了”的殷切期待下呱呱坠地,当时被命名为“东风”牌轿车,“东风”的名字来源于毛主席的 “东风压倒西风”的言论。尽管经历了借车,拆车和几个带着浓郁“大跃进”色彩的一个月造车计划, 1958年9月26日,中国第一款红旗敞篷检阅车试制成功,并参加在长春的游行活动。
国产第一辆东方轿车
这一年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在中国一拖(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主厂房诞生了。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车头上挂上毛主席头像,戴上大红花,车身上挂满彩绸的拖拉机像新娘子一样,在锣鼓喧天,红旗招展的庞大阵势中登堂入室。东方红系列拖拉机以中国农民完美的机械化代表的形象完成了中国机耕地70%以上的耕作,为中国人民解决吃饭问题作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辆东方红拖拉机开出厂房
这一年,首都人民用160个昼夜、40万人工劳动、870多万个工作日,以义务劳动的方式建设了一座180万土方、库容比颐和园内昆明湖大20倍的中国第一个黏土斜墙式大坝—十三陵水库,次壮举在整个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著名诗人郭沫若参加十三陵水库落成典礼后,写诗赞云:“横流壁立锁蛟龙,百丈高堤气势雄。已见西风今压倒,人间万代颂东风。”
修建十三陵水库照片
后记:1958年一个看似平常的年份,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一个不寻常的戊戌年。这一年里中国人大规模的参与声势浩大的运动之中。在这些运动中既有天灾,更有人祸, 既有激情,更有落寞,既有梦想,更有幻灭,既有谎言,更有真实……如此的种种纠结在了一起,在此后若干年就这样纠结而无法分开。
“大跃进”在中国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别的发生并存在着,那些不切实际的天文数字背后是亿万中国人民内心在经历了几百年被超越、被欺凌、被屠杀之后的纵情释放,更是中国人民对国富民强的热切期待和近乎疯狂的热情。这种复杂的感情不是这个民族的人们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感同身受的。而这活生生的历史仅仅发生在60年前,这一切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能对这段荒唐又无奈的历史报以一声叹息,惟愿悲剧不再重演!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