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秦国如何支撑前线60万大军的后勤?细想也没那么难!
2017-04-28 本文已影响108人
煮豆燃萁
长平之战,是决定战国走势的一场决战,两个军事强国的正面交锋,最终赵国实力,军事实力损失大半,在无力与秦国抗衡,为了打赢这场战争,秦国也是举全国之力,也是一场赌博,好在赢了,不然之后,很有可能就是多国联军伐秦了。
而在战争期间,秦军兵力一度达到60万,秦军相对来说远离本土,长平之战持续两年多,秦国是如何支撑这只庞大的军队的呢?
很多人会拿1948冬爆发的淮海战役做对比,解放军60万军队,后面是500多万百姓保障后勤,以此来估算,秦国为维持前线60万大军,几乎需要征调全国百姓向前线运粮,这是不可能的,这样秦国自己就垮掉了,用不着赵国打。近代战争,后勤消耗最大的是弹药,而古代战争最大的消耗是粮食,这是一点。
再者,秦国不是在长平战争全部时期都保持60万的军力,是在白起将主动出击的赵军围困后,秦昭襄王亲率国内15岁以上男丁开赴长平前线,才达到60万兵力,也就维持1个多月时间,赵军就投降了,更多的时间,秦军军力大概维持在40万。并且这40万也不全部是战斗兵员,还包括后勤民夫,真正的战斗人员大概20多万,赵军也是这种情况。
白起之所以能够围困赵军,靠的不是人数上的优势,是抓住赵构率军出击致后方空虚,派遣两支共3万骑兵突袭赵军后方,利用赵军所筑的壁垒切断了赵军主力和后方的联系,才形成的包围圈。
长平之战,秦国在前线的军事力量是逐步增加的,并不是一直维持在60万,加上秦国底子要比赵国厚的多,巴蜀粮仓和关中平原,足以支撑前线作战的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