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意淫强大的人,只会流血
文:剑圣喵大师
01
在媒体上四处下战书挑战武林名家的“野蛮人”徐晓冬又赢了,这次赢的是号称太极武术界最有实战功力的太极宗师“雷雷大师”。
比武场面几近儿戏,刚接触就溃败,实在说不上性感和美感,就像号称猛哥者刚刚过了几秒钟就萎了,让兴致勃勃而来、满怀亲证传统武术与现代格斗技艺对决期待的观众郁闷至极。
眼前闪过一部部太极宗师以柔克刚、克厥强敌的影视作品:最过瘾的当然是张三丰神人一样的存在,怎么真的就有人能把小宇宙给激活到无限的程度呢?
张无忌在武当山大殿里现学现卖击败玄冥二老的情节也看得人血脉喷张,让人忍不住感慨,太极真乃神功啊!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曾经红遍神州大家小巷的电视剧《霍元甲》的主题曲音犹在耳,它和金庸武侠小说一起,成为了上个世纪中国男人共同的春药;李小龙、李连杰、加上滑稽搞笑的成龙大哥一起,则成为了振兴华语电影的票房春药。
如果加上“叶问”系列、“黄飞鸿”系列,武侠电影已不止一次让中国男人们廉价勃起,不止一次享受到了老王意淫隔壁人家媳妇的快感!
然而,一场不是儿戏却又近乎儿戏的混搭比赛,打碎了多少人心中的神奇武术梦与庄严武侠梦!
煌煌中华武术,咋就这样经不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业余搏击选手的挑战与痛殴?
立马就有官方专业机构出来发声,说比赛如何如何不公平,没有可比性、客观性。
我晕我怒,你那“规则”就真的公平了、经得起检验了?
难道搞几个绣花枕头在一起、按着所谓的“套路”花拳绣腿几下然后拿走事先定好的名次奖牌就叫客观、公平?
自娱自乐的比赛还能叫比赛吗,那岂不是蜕变成了毫无实战价值的表演?
武术如果变成舞术、套路变成了世俗化的套数,即使冠以艺术之名,又有几个人愿意欣赏?
真金不怕火炼,好功夫不怕挑战,心虚什么呢?
可惜,人们看到的是,在讲求实力的技击世界里,中国武术早已作壁上观。
于是忍不住让人担心,在技艺皆用进废退的现实世界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中国武术,会不会像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百晓生兵器谱上排第一的“天机棍”孙二爷,既名声在外而又为名所累,最终在残酷的生死较量中输给排名第四的上官金虹……
这样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在中国武术身上,但世事难料,谁拍胸脯做保证都没有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
此前,徐晓冬已经公开叫板了不少名派大家;可惜爱惜羽毛的“大师”和“大家”纷纷退避三舍、装聋作哑,只有雷大师算是有担当一般出来应战,结果变成过高估计自身实力的自取其辱之举。
无论是武术还是职场,胜利者都不会是躺在地上的人。
02
中国男人谁心中没有个武侠梦呢?
见义而不敢勇为、腆着个大肚子整日在沙发上梦想征服世界也好,手无缚鸡之力、蜷缩着豆芽菜身体猥在网吧里在游戏中纵横疆场也罢,无人不觉得自己有超凡的能力,只是尚未到爆发的时候而已。
身处商业社会,有需求就会有生产。
于是,形形色色的“大师”应运而生,有的骗钱,有的骗色,有的想方设法包装自己,千方百计跻身所谓“名流”之列,一心想混个政协委员上个电视,借此附庸风雅、追名逐利;有的和各类官员裹搅在一起,装神弄鬼、混淆视听,就像牙签鸟从鳄鱼口中捡吃残渣一样不失时机地谋点现实利益……
但五花八门的“皇帝的新衣”是遮挡不住丑陋的灵魂和身躯的,出洋相是迟早的事情。一场民间比赛,告验了所谓“大师”的真实功力和含金量,也敲醒了多少人不切实际的武侠梦。
当年“气功热”盛行之际,“大师”王林炙手可热,一众官员和名人成为其座上宾,其中不乏此际仍在商场叱咤风云者。
曾几何时,王林当众行骗的丑剧被其弟子和知情者揭穿,王大师也落得个仓皇逃窜香港避风的狼狈结局,给那些一听到大师二字就腿软的人们好好上了一课——原来“大师”也可能是银样镴枪头!
以盲目崇拜为代表的非理性盲从是很多人的天性,它在中国人身上已经演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症候:“大师崇拜症”。
只要是“大师”说的就什么都行,只要是“大师”出来做宣传,立马觉得假不了、差不了、错不了,结果,一次次当了小白,却依然不长太大的记性……
古斯塔夫·勒庞在 《乌合之众》一书中说道:“群体情绪的简单和夸张所造成的结果是,它全然不知怀疑和不确定性为何物。”
非理性的公众和媚俗的媒体如沙上垒屋者,哄抬出一个个所谓的“大师”,又一次次见证牛皮如何被戳穿。
直到某一天,社会舞台上的大师们的表演,让人哑然失笑:时至今日,“黔之驴”似乎尚未绝迹啊!
本就不是江湖的世界,却偏要拿江湖来唬人,这样的大师,和泥菩萨有什么区别?打倒也就打倒了,没什么可惋惜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貌似不懂武林规矩为何物的徐晓冬,以江湖做派挑战早已矮俗化却还端着个江湖人物架子的武术名家,给这个不缺滑稽素材的时代增添了不少看点和笑料,并非没有可称道的地方。
这场比武之前,没有人把徐晓冬当回事,在很多人眼里,他不过就是一个急欲出名的业余搏击选手、一个不守江湖规矩的疯子而已。
这场比赛之后,人们将重新审视武术与搏击,意义远超一次简单的比武与技击,鲶鱼效应选择了最不可思议的一个点,发挥出了特殊的发酵作用。
03
没有人拒绝大师,大师们对世界的贡献有目共睹。
真正的武学大师是应该有的,只是他们已缈如鸿影、踪迹难寻。
当然,东郭先生式的冒牌大师也不少,他们混迹于社会,瞎吹胡蒙、招摇撞骗,败坏了武术和传统文化的名声。
这样的人一多,便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效应,对此,社会怎能坐视不管呢?
在这个鱼蛇混杂、泥沙俱下的时代里,靠祖荫、靠自封、靠媒体炒作,都不是检验人才真假和成色的可靠渠道。
真正的人才,要经得起时间和市场的检验。有道是“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
制定公平的比赛规则,让人才同台竞技、各展其长,优胜者能够脱颖而出,是大大小小的各类人才最大的愿望,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福祉所在。
如果开放搏击竞技市场,让各类身怀异禀者有登台较量表演的机会,不是更能宣泄人们的情绪吗?
竞技产生的大师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大师,功夫摆在那里,人们自然会服气,宣传起来、崇拜起来也才会有底气。
阶层板结、人才沉底的社会不是能创造奇迹的社会。
回避竞争的既得利益者,一旦否定竞争,再伟大的事业,都有可能陷入后继乏人的境地。
XX东西博大高深,普通人欣赏不来,很多时候这是一句笑话。真正的大师必须在公开的讲台上,市场上去赢得信任。
中国武术的灵魂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道家的虚静无为还是儒家的积极进取,背后都是一种周正的人生态度。
以此为支撑,可格斗、可力胜、亦可智取、可变化。
用李小龙的话来说就是:“以无限为有限,以无法为有法”。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能简单把武术理解为一种技击术,它的内涵比技击深广得多。
换句话说,中华武术不是技击,而是一种道。
但是,如果它不是技击,那它是什么呢?“道”在中国武术中究竟体现为何种形式?如何理解“侠以武犯禁”这句话的内涵……中国武术界必须回答这些问题。
绕和躲都无济于事,徐晓冬并不算强大的拳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在银幕上打败对手并不是真正的胜利,真正的胜利只能来自于竞技场上确定无疑的击败对手。
“道”可以突出健身的功能,但以身体修为实现对道的追求的路径还是武术吗?
面对凶猛的泰拳和实用的西方技击术,人们忍不住疑惑发问。
中国武术可以不强调技击性,可以用玄虚的表达滤去自己的野性,但世界终究是讲实力的。
所谓大师,内不欺己,外不欺人,则人莫能辱之,亦不能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