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游天下(802)常州张太雷故居

2023-07-14  本文已影响0人  石岩磊简书

    1986年,我考上了天津大学,进入校园后,印象最深的便是矗立在“求是”广场上的张太雷烈士塑像。其棱角分明的脸庞上溢满着青春活力,炯炯有神的双眼投射出睿智的目光,而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的辉煌履历更是令我对这位校友无比崇敬。大学毕业时,我们全班同学又是在雕像旁留影纪念,可我对烈士的生平并没有太深的了解,直至后来到江苏常州参观了“张太雷故居”。

    故居再现了张太雷幼年的生活环境,还有烈士详细的人生经历介绍,而他所创造的众多第一让我震惊不已。张太雷出生于1898年,原名张曾让,其家境贫寒,但他学习成绩优异,在老师和乡绅资助下完成了中学学业。1915年秋,张太雷进入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学习法律,在校期间,他深受李大钊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积极投身革命运动,毕业后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天津最早的中共党员。

    1920年,凭借出众的才华,张太雷被推荐做共产国际代表的翻译,其大力推动国内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设。1921年3月23日,张太雷就任远东书记处中国科临时书记,成为共产国际里的中国第一人,也是我党与国际共产组织联络的重要纽带,他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大量前期准备工作,是我党主要的奠基者之一。只可惜由于工作原因,他未能参加“一大”,但连续出席了随后的4次党的代表大会,并在“五大”进入中央委员之列。

    张太雷还有两项突出的贡献,一是他力主国共合作。其是第一批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的共产党人,他协助孙中山推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国民党内部改组工作,并深得孙中山的器重。1923年,张太雷与蒋介石等4人组成“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前往苏联考察,签订了援助中国革命的有关协议,从而进一步助推了统一战线的形成,为弱小的中国共产党在前期的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张太雷的第二个重大贡献则是,在我党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他明确地支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行道路。蒋介石在1927年悍然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被逼到了生死存亡的边沿。张太雷迅速认清老蒋的险恶用心,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坚决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尤其主张以武力扭转当时的不利局面,支持“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思想,他也由此进入党的核心领导层。

    八一南昌起义失败后,张太雷、叶挺、叶剑英、聂荣臻、恽代英组织领导了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起义军占领了大半个城区,宣告成立广州市苏维埃政府,张太雷任代理主席。第二天,国民党组织了穷凶极恶的反扑,起义部队为保存有生力量选择主动撤出,张太雷不幸在城门中弹倒在了血泊里,年仅30岁,是我党历史上第一位牺牲在战斗前线的中央政治局委员。

      张太雷的生命定格在了而立之年,可他早已屹立为一块用热血“谋将来永远幸福”的丰碑之上,令无数学弟、学妹们仰慕和尊崇。他的雕像走进了一代又一代天大学子的脑海,更在人们的心目中升华为一种精气神:求学以实,求是以世。北洋因烈士的辉煌而荣光,天大因太雷的盛名而荣耀,其一个人的光芒照亮了一所高校百年的星空,照亮了每个天大人脚下的路、远方的山。

    2023.7.15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