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目的,还是方式
周末,几个好友把酒言欢,畅所欲言,话题聊了以前的一个同事。
话说,几年前的某一次班级合唱比赛,各个班级倾情投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努力创编唱,极致展示班级的精彩与气质。无论是正副班主任也好,还是所有的学生们也好,都铆足了劲,目标都是瞄准那为数不多的一等奖荣誉。而其中有一个年轻的女班主任,有激情,点子多,非常善于调动学生们的热情与荣誉感。为了能从“千军万马”中杀出重围,脱颖而出,她从校外请了几位专业的人员来指导班级的合唱排练。
这其实无可厚非,但这只是“妙招”之一而已。那几位人员不仅仅日常排练指导,而且是要穿插到学生当中去,作为选手参加最后的决赛。当然,这一切都是悄然进行的。决赛当晚,该班的合唱表演精彩非凡,亮点十足,高低音,和音等近乎专业的水准,引起阵阵喝彩,最后也是毫无争议地获得一等奖的第一名,决赛之巅。
不过争议与麻烦却在比赛后的第二天涌现出来了。有学生和老师发现,那几位表现惊艳的选手根本不是该班的学生,而是校外的人员,穿上了校服,假扮学生混杂其中。后来,陆续地,该班级的个别学生也站出来表达,虽然拿了第一名,但班级同学都似乎觉得有点胜之不武的味道,甚至有些不地道,不诚实的羞愧感。当然,其它班的学生和班主任们也发表了一些不同的意见。
争议与矛盾已然爆发,年级组和学校出面做了调查与协调。该班的一等奖第一名最终没有被取消,奖状也没有收回,但是学校最后的综合晚会上,作为合唱比赛的优胜班级上台展示的机会就被拿下了,一等奖的另两个班级作为年级代表精彩呈现。
梳理整个事件的起始、过程与结尾,高中阶段唯一一次的班级大合唱比赛竟然以如此经历与体验,日后回想,在班级的每一个同学心底都似乎会着上一层暗淡的底色。但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在于对于比赛的认知,在于对于活动的理解,在于对于班级建设的谬想,归根到底,在于错把方式当成了目的。
合唱比赛,一次大型的集体活动,评比一等奖也好,二等奖也好,它们都是一个平台,一种方式,其目标是调节校园生活,构建校园文化,凝聚班级向心力,打造班级文化建设,和谐师生、生生关系,培养学生能力与素养等。而明显地,该班主任误解了“方式”和“目的”的区别,重了方式,轻了目的,并选择了一种不光明的手段,到头来不仅仅错失了一次挺好的班级建设的契机,反而却招来了非议与矛盾,更难受的是班级学生们经历了一次并不明亮的人格教育。
由人及己,由彼及此,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都是错把“方式”当“目的”,最终落得个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