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每日记事本凡人日记

标新立异,才能与众不同?

2017-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土川兄一终身建设

今天看了一个演讲,老树讲的。

说起老树这个人,大家或多或少都有印象,网上有一段时间特别火,他在微博晒出自己的诗画,被网友大赞。

我还转发过一段:天色将晚,抱鱼上床,世间破事,去他个娘!

配图是一只猫抱着条大鱼站在床边,挺有趣儿吧?

老树画画有很多这样有趣儿的诗画,你说俗吧?又无伤大雅。你说脱俗吧?又有些柴米油盐。

演讲中,老树也谈到他的性格可能偏悲观消极,他认为人就该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不喜欢出门和与人打交道。

但这话我也只是听一听,因为他是中央财大的教授,每天的工作就是讲课,与人打交道就是常态。

据说,老树前些年也爱画画,也写点这样文雅有趣的打油诗,但是想受人关注却总是无果。不曾想这两年随性而为,却一下子就火了?

这就是,当一个人总是盯着结果的时候,往往行有不得。但回归自身,专注于事情的时候,就上道了。

稻盛和夫年轻时不也如此吗?

年轻的稻盛和夫,总想期待有一个似锦前程,却整天蹉跎当下,当想明白专注于眼下的工作的时候,就开始创造神话。

所以我们说,设立目标,制定计划,最关键的还是坚定去执行。因为结果是过程的呈现,如果我们总是盯着结果,在过程上不付出努力,那就是幻想。

就像很多人总想着中500万大奖一样,你连彩票都没买过,不是幻想是啥?

当然,我只是打个比方,不是怂恿你买彩票。况且就算中了500万,自己没能力驾驭那么多财富,三五年后依然会穷困潦倒。

这是在美国有调查跟踪数据的。

财富是衡量一个人对社会做的贡献值,中500万彩票就是一笔横财,除非本身特别有钱,否则承受不了暴富后的诱惑,只会陷入欲望的深渊。

刚好看到一篇采访巴菲特的文章,记者问到巴菲特作为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以及最慷慨的人,是如何看待财富的时,巴菲特这样回答:

“金钱很有用,但它买不到两样东西:时间和爱。我有一样东西可以算作奢侈品——私人飞机,其他东西都和你们一样。在超过某个特定节点之后,金钱就失去它的效用了。慈善可以改变很多人的生活,我和我太太都认为我们应该把金钱用在解决社会问题上。比如美国的大学有很多资金,而非洲的疾病治疗资金却很短缺。金钱可以带来很多有趣的体验,我享受投资。但是,拥有更多的东西不见得会更快乐。金钱无法买来爱,当人们试图通过金钱去控制自己的孩子时,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我认为照顾好家人是很重要的。”

当超过某个特定节点后,金钱就失去它的效用了。这也是为何很多人越来越有钱后,幸福感并不会随着财富增长而无限增长道理一样。

都有临界点。

说回老树,他谈到自己也是做了10多年老师过后,赚了一点钱,年过半百后,才开始真正想明白为什么而活,思考自己是谁的。

他认为咱们都是被教坏了的人,我们首先是个动物,其次是个自觉的人,最后才是一个社会的人。也就是古人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我们自古所受教育是什么?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来我们就是属于国家,属于社会,属于家庭,最后才是我们自己。

搞反了。

所以,老树讲,我们应该回归到自己的本心,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而不受世俗声音的干扰。

比如老树不太会用微信,觉得没意思,浪费大量与自己相处的时间。他还喜欢在自己地下室画画,因为里面没信号,不会被打扰。

我在想,这些与众不同的人,是因为标新立异后才特别呢,还是本身特别才显得标新立异呢?

鸡和蛋的问题。

老树也说到,他喜欢看动物世界,他觉得从动物世界上学到的东西比在大学多。

这一点我还是认同的,多看看各种各样的动物如何在这个星球生存的,我们再反观自己,很多事情就容易想明白了。

比如我们每天累死累活上班工作,不就是为了挣钱吗?

挣钱干嘛?

吃饭,买房,娶媳妇儿啊!

娶媳妇干嘛?

生娃呀!

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和繁衍。

只不过,我们活得更高级,我们拥有更多的物质生活。

还说到一句话,我是专门写在本子上了,简直不能再认同:非大有不可大无。

啥意思?

就是字面理解那个意思,一个人如果没有经历过,说看破,说要归隐田园,那都是扯谈。

就像一个从没吃过肉的人说肉不好吃,是骗自己。而一个天天大鱼大肉的人说肉没蔬菜好吃,那就可能是人家真那么认为了。

马云讲钱不重要,是真的,因为他不缺钱。

如果我说钱不重要,那我就是在装逼,你看破不说破就好了!

这也是佛家讲的人生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最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经历不同,心境自然不同。

所以,像老树画的画,因为有了心境,所以传递出来的东西虽然简单,却很有味道,因为能引起大家的共鸣。

与其说他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倒不如说他活明白了,做到了大家向往却没做的事,说出了大家想说的话。

与众不同,前提得经历颇丰。

最后,安利一下这个演讲视频:《做一个梦》。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