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品读历史之嬴政:千古一帝秦始皇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93372/23f651ffc413c77c.jpg)
秦始皇姓嬴,名政,公元前259年农历腊月初三,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因其父异人早年在赵国作质子,秦赵两国关系恶化,异人倍受冷遇。
在赵国邯郸,有一位做生意的卫国大商人吕不韦。他知道异人的情况后,认为异人“奇货可居”,决定进行一次政治赌博,成功劝说华阳夫人立异人为嫡嗣,并帮助异人逃归秦国,成为太子,后来继承王位。
公元前250年,9岁的嬴政终于与母亲赵姬一起回到秦国。他的童年却正好是秦赵两国反复交战,关系不断恶化的时期。可以想象,一个本来就不被重视的质子一家三口在异国他乡的处境有多么艰难和卑微。
两千多年来,对于秦始皇功过是非的评价褒贬不一,其叱咤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留后人更多的是思考和回味。
公元前247年,13岁的嬴政继承王位,22岁亲政。随后,以极富智慧的谋略和手段,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以极为博大的胸襟和睿智,重用李斯、尉缭等人,从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用短短9年时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在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王朝。
很多人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暴君,大秦帝国也仅历三世而亡。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既要看到他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也应该看到他对整个国家的影响以及他在历史长河的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对于秦始皇,既不应该全盘否定,忽视他所做的贡献,也不应该盲目崇拜,把他推向神坛。
秦始皇作为封建大一统王朝的开创者,他所做的事情是开天辟地,甚至可以说是前无古人的。在政治上,他废除了分封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此后两千余年的封建统治奠定了理论基础;在疆域上,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为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疆域基础;在经济文化上,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实现书同文、车同轨,修筑灵渠,沟通水系等,都对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最应该做的是减轻赋税徭役、与民休息,但却仍旧大兴土木、修建长城、与匈奴作战。虽然修建长城和与匈奴作战这些举措本身都是正确的,它们对疆域的巩固和国家的稳定也都是有利的,无奈秦始皇实行这些举措的时间不对,在国家本该休养生息时选择了对外的战争和对内的压迫,其结果只能是自掘坟墓。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秦始皇作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建立者和国家疆域的奠基者,他所做的事情功在千秋万代,应该被称颂,“千古一帝”的称号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