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果未必是因
你觉得,现在的自己是过去的经历所决定的吗?
大家都认为,我们现在所造成的结果,是因为过去的经历所形成的,会觉得因为原生家庭如何如何,会觉得曾经受过什么创伤,导致现在怎样怎样。
但其实,过去的成功与失败,所经历的事情,决定我们的,不是经历本身,它本身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们赋予它们什么样的意义。
阿德勒说:决定我们自己的不是“经验本身”而是赋予经验的意义。
我们很多人都会觉得自己内向,社恐,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毛病”,姑且认为是“果”,假设都是因为过去的经历所创伤的,那么每个人都不一样的,每种经历都与众不同的,那同一个
“果”,怎么不是对应一种“因”?
那假设可以有不同的“因”导致的“果”,我们也会相信因果关系,有果必有因,那假设我们的结果是由过去的果造成的,但是过去已然成为过去,不可能去改变过去,那这样子是否意味着,过去的“因”一直无法改变,那现在的“果”是否也没得解了呢?
所以阿德勒否定这种“决定论”,他认为现在跟过去没有关系。他提出了“目的论”,认为是因为某种“目的”而选择了某些手段去达到。
也因此,我们会觉得自己不幸、痛苦、愤怒等等。
比如愤怒,也许不是真的就很愤怒。书里面有一个案例,是在讲述一个母亲很生气,在训斥着小孩,而这个时候,她接到了一个电话,立马收敛了情绪,变得细声温柔,但放下电话的那刻,她又变回勃然大怒的状态了。
那么,是真的生气吗?如果真的,那为什么中途接听电话却又能不生气了?
也许只是希望用愤怒这种手段,用高声来达到震慑住别人的目的。
比如害怕出门,不安,也许不是因为恐惧不安而不敢出门,而是因为先有“不出去”的目的。为了这个目的,才制造了不安或恐惧这样的情绪,作为一种手段。
改变的第一步是理解。
我们可以改变,并且与过去无关。我们不要去沉浸于过去的归因,就好像心理医生告诉你,你现在的痛苦只是因为过去的事情,错不在你。从而安慰了自己,但是这样,并不能帮助自己改变现状。
当然也不是说过去的经历完全没有关系,它影响很大,只是影响我们的不是这些事本身,而是我们对过去的经历,“赋予了什么样的意义”。
我们不是被生活所赋予的这些,而是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如何生活。
其实我们是为了某种“目的”,并且在朝着这些目的前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