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证道歌》包括了全部的佛法,背下来一辈子受用不尽

《证道歌》包括了全部的佛法,背下来一辈子受用不尽
你要学禅宗,你们年轻人,最好把永嘉大师证道歌背来。
你把永嘉禅师的证道歌背来唱来,把志公禅师的十二时辰颂背来唱来,编成歌曲来唱,比你读了一千部《金刚经》还厉害,我告诉你,真的哦!不是开玩笑,什么佛法道理修道都在内了。
《南禅七日》
唐代六祖的弟子——永嘉大师,这和尚年纪很轻,不过,他先学天台宗的大止观,看了《维摩经》而大彻大悟。后来见六祖之后,作了一首《证道歌》,全部的佛法都包括在里面。永嘉大师原来是学天台修止观的。自己修止观,自己悟道了。学任何法门都可以悟道。他悟了道没有老师印证。不过,他自己很有自信,晓得自己悟道了。有一天,碰到了一位道友——左谿朗,两人谈了起来。他的朋友说:“老兄啊!你是见道了,不过,须要找个人印证。”他说:“现在天下哪有大善知识,我找谁去印证?”他的朋友叫他去找六祖看看。他就去了。到了广东曹溪,见到六祖。六祖坐在那里。他绕六祖走了三圈。然后,叉手而立,不讲话。六祖说:“出家人要有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你是哪儿来的?怎么这么傲慢?”他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绝不像我们,要问怎么打坐?怎么参话头哦!六祖说:“你既然晓得这样,何不去了生死?”他说:“那个体本无生死,还了个什么?”六祖说:“如是,如是。”好!好!好!已经对了。六祖给他印证了。当时小和尚们一个个都愣了,怎么回事?永嘉这才向六祖礼拜,然后准备要走。六祖就说:“你从浙江那么远走到广州来,我说了一句话,说你对了,你就走了?路那么远,住一晚,再说。”永嘉大师就在那里住了一晚,然后回来,这就是有名的“一宿觉”。
回来以后,作了一首有名的《证道歌》,把整个的佛法三藏十二部,变成文学化的东西。
君不见
绝学无为闲道人,
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
幻化空身即法身。
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
五阴浮云空去来,
三毒水泡虚出没。
……
好了,先讲这几句。悟了道的人,那真是闲道人,心中无事。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用心去除妄想,这不是妄想吗?想求一个真如境界,这不是妄想吗?妄想本空,用不着你去除。所以说“不除妄想不求真”。无明,我们念头妄想都是无明,那个能起无明的是什么?就是佛性。这个幻化空身就是法身。不要另外找。“法身觉了无一物”,什么是法身?本来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就是自性法身。你要是有个空空洞洞,那已经是有了。“本源自性天真佛”,这个就是佛,心即是佛。“五阴浮云空去来”,你懂了这个以后,身心的色受想行识,如空中浮云,就不怕妄念来了,不怕五阴了。贪嗔痴这三毒,不要去跟随它,它本来是没有东西的,所以说“三毒水泡虚出没”。

这一篇文字真好,比《金刚经》、《般若经》什么经典都好。所以说禅宗把真正的佛法心要,变成中国文化的佛法。我这么一讲,等于讲了半部经。……
再讲一段永嘉的《证道歌》听听吧!
“真不立,妄本空,
有无俱遣不空空。”
“了即业障本来空,
未了还须偿宿债。”
不要去求一个道,真也不要执着。妄想本来是空的嘛!有也好,无也好,两方面都排遣掉,都不管,有无两头都放掉。也不要去求一个空,自然就空了。“真不立,妄本空,有无俱遣不空空。”这样念起来,比念《金刚经》、《般若经》都舒服。“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还须偿宿债。”人生过去现在未来都是前生的欠帐,欠帐就要还帐,还了业债就本来空,还未了的时候,就面对现实,还债去。
希望你们把《证道歌》都背下来,一辈子受用不尽。万一你们一个人上山住茅棚,什么经典都不能带时,只要把《证道歌》背熟了,就够你用功了,就够你成佛了。
《习禅录影》
你们学禅宗的,看永嘉大师《证道歌》,第一句话就把菩提大道说完了,“绝学无为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这就是佛境界,他已经到达绝学境界,世间法、出世法都不要再学了,已经绝对无为了。你说他是佛吗?他不是佛。你说他是凡夫吗?不是凡夫。另外取个名字叫“闲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都说完了,这就是禅学的最高境界。
《列子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