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要想有特色就选新品类
套句流行的话——选择大于努力。
餐饮成功的基础因素在于选址、选品、选人。
选对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是选错了一定会失败。
就选品来说,在餐饮同质化日趋严重的今天,好多人把目光放在了新品上。
甚至,有人说,餐饮要想有特色就选新品类。
想开新店的老餐饮人,在国内国外飞来飞去,找新品,找到了新品开新店。
没干过餐饮的人,在某地看到了一个自己所在地没有的新品类,也移植过来,开了店。
许多人,也常说,我找到了一个新品类,绝对有特色,开店肯定行。
没错,一个新品类肯定是有特色的。
但是,有些人弄错了一个逻辑关系,那就是特色=成功。
特色可能会带来成功,但是不会保证成功。
新品类还有可能是个坑,带来失败。
你在东北偏远的县城,开一个法式大餐,特色是有了,但是肯定会失败,因为没有那个消费能力。
哈哈,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下边我给你分析一下,为何新品类有可能是个坑。
首先,我们先要弄明白新品类这个概念。
新品类是包括两大方面。
一个是原创新品类。
也就是这个品类古今中外都没出现过,完全是自创的。
一个是移植新品类。
或者从古代移植过来,或者从国外移植过来,或者从外地移植过来,或者从同城别的区域移植过来。
不管是什么样的新品类,都是在做增量,都加大了教育消费者的成本。
比如说,你做传统火锅这个品类,大部分消费者肯定认,只是认不认你的火锅的问题。
要是你做意大利火锅,那么大部分消费者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你就需要教育消费者。
教育消费者是需要资金和时间的。
这时候,你就要考虑你有没有实力和耐心来做这件事?
即使你有时间和耐心来做这件事,投入产出比划不划算?
你还要考虑,你把消费者教育好了,会不会有同行来抢市场,桃子被人家摘走了,你成了先烈。
当然,我不是反对大家做新品类。
只是,提醒大家做新品类要把握几个前提。
一是口味。
新品类的口味是否符合所在地人的口味?如果不符合,那么你怎么教育消费者都没用。
这样的品类在北上广深还有可能成功,因为那里的消费者口味具有多样性,其他城市则很难成功。
二是价格。
是否符合所在地的消费水平,符合所在地消费者的消费身份。
有的地方价格高了不行。
有些地方价格低了也不行,比如,你在北京CBD,开了一个价格很低店,人流是多了,但是即使翻18个台,也支撑不了房租,那也是不行的。除非你是想放加盟,以单店的赔钱来做宣传。
三是实力。
有没有一定的资金,来坚持到消费者认可的时候?
四是护城河。
你有没有核心竞争力,来阻碍竞争者的进入。
重庆小面为何风靡一时后,好多店又销声匿迹,就是因为进入门槛太低,店开多了,市场超饱和了。
那么如果具备了以上条件想进入新品类,如何操作呢?
建议做试错。
如果已经有店了,建议把新品类放在老店里试,试好了再开店,可能慢点,但是风险小。
如果没店,建议开小店来试验。逐步扩大。
当然了,如果你家有矿,完全可以大胆地干。
毕竟,想有特色就选新品类是最简单的办法。
容易的事风险大,困难的事风险小。
你不可能啥好处都占了,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