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一个统筹法的应用
吃完晚饭,收拾好了碗筷和厨房,心里挂念着好友的约稿,就如往常一屁股坐在那里,用今天送来的电脑,敲敲打打。
这两天没有电脑,处理很多事都不方便。闺蜜的催运动短信发来,我有些嫌弃自己,运动这事是给自己整的,还得靠别人监督,真是不自觉。
可心里仍挂念着我的稿,正纠结,某人走进来说:“别坐着了,站着写稿吧,上窗台那儿,高度正合适。”
从善如流,赶紧把电脑、手机、学习记录本都搬了过去。
敲着敲着,刘润老师讲数学的直播课开始了,我突然想起来我可以一边运动一边听课呀,结果就是运动出了一身汗,课也没耽误听。
这个统筹法用得我很满意。原本打算如果选择运动必须牺牲自己爱听的课,落入了一维思考模式。而两个一块,解决了非此即彼的问题,运用了二维思考模式。
遇到要紧的就停下运动来记,基本能做到既和又。我怎么觉得自己忙得和陀螺似的,为啥非要这样,我也不知道,用老太后的话说:王喜成神把罪遭。
今晚刘润老师讲概率学和统计学,但真不是我的菜,我那个闺蜜和她媳妇俩都是学数学的,生的孩子也聪明,不过已经被我家孩预订了。嘿嘿。
今天又整了点小钱,心情愉快,明天还有约稿要求,我明早争取六点起来写,写完了必须运动,我就不信了,我减不了二两肉。
今天另一个闺蜜说我俩可以单独哈个小酒庆祝一下他升迁的事,我说:“别急,等我减几斤称再换个洋气的头型再见面。”为啥?人家形象好,别给人掉价。
可气的是他说这是减几斤称和换头型能解决的么?赤裸裸的侮辱啊。还说我别减了,别该减的地方没减,不该减的地方肉哗哗往下掉。
说的这是啥,哇呀呀。我回复说:“少说话,别暴露了。”我突然发现,这三年我成长了,最明显的就是思维。照从前,我一般会说:“砸你!”说明我不能笑对这种玩笑。
现在的我不一样了,我自己也能拿自己的缺点开玩笑了,我根本不在乎这些缺点,我接纳了最真实的自己,真是一种进步呢。
功劳就是每日疯狂输入,潜移默化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意识形态。
对了今天用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翻了一遍余华老师的《活着》,明天再翻他另外一本书。就是因为今天要写稿。需要从书中汲取营养。
明早六点起床,把1000字的书评写完。不能再拖了。后面还有几篇要写,真是通过写书评倒逼看书。最近把《国宝护卫队》用了不到一个小时看完了。
近期还要看两本书,争取写篇自己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