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益书社

《孤独六讲》——第六章 伦理孤独

2018-06-26  本文已影响5人  飞鸟逐溪

很巧,今天看了一部电影《公爵夫人》。电影根据英国作家艾曼达·佛曼的人物传记《乔治亚娜,德文郡公爵夫人》改编。由凯拉·奈特利(《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里的伊丽莎白)和拉尔夫·费因斯(《英国病人》和《朗读者》里的男主角)分别饰演德文郡公爵夫人和公爵。电影是中国的配音版,一开始我都想放弃这部电影了。为了训练自己的英语听力,我已经6,7年不看中文配音的电影。可看到拉尔夫,我就想要看下去,而听到乔治安娜母亲的配音,感情非常到位,也就不感觉失望了。故事发生在英国伦敦的18世纪末。公爵看到活泼,美丽而时尚的乔治安娜就想娶她,他对乔治安娜的唯一要求就是忠诚和生一个儿子。乔治安娜的母亲信誓旦旦地向他保证,我们家的女儿从来没有在这件事情上出过错。但是G(Georgeanna的简称)对自己的丈夫还抱有爱情的幻想,她说,妈妈,他爱我吗,我们只见过两次面。公爵满足公爵夫人的一切需求,只是他不会同她聊天,很少同她笑,更别提对她爱抚,他的期盼只是儿子,哪怕公爵夫人议政参政,赌博喝酒,社交而爱时尚,都是无伤大雅的。对比同时期的中国,公爵夫人的行为是伦理范围之外的,但是在当时的英国,这属于伦理之内。所以蒋勋说的这句话:

“道德对人类的行为,预设了一个范围,范围内属于伦理,范围外就是乱伦。而在转换的过程中,所有的伦理分类都要重新调整。”

用中英两国的历史对比,就很好理解了。当故事发展到公爵夫人怀有情人的孩子,公爵对她的要求是去乡下生下孩子,然后交给对方的父母,这是伦理之内的行为。因为基督教义中不可堕胎。如果公爵夫人执意同公爵离婚,那就是伦理之外了。但是中国呢?当时的人妇若怀有他人的孩子,就会浸猪笼,母亲和孩子都必须死,是极大的罪人和耻辱,就是伦理之外。对于道德的定义,随时代而重新调整的意思也就容易理解。

今天看的这部电影也有助于我理解下面这句话:

我想,她不是真的无处可去,而是她没办法理直气壮地告诉任何人,她可以出走,因为她没有任何信仰支持她这么做,因为当一个人的自我长期消失了三四十年之后,怎么也找不回来了。

电影里,公爵夫人因公爵的种种行为而对其彻底失望,转而爱上查尔斯·格雷(英国1830-1834年首相),他们两人在巴斯私会并且决定永远在一起。公爵出现,要挟如果公爵夫人不结束这段感情,就会断送格雷的政治仕途。公爵夫人断然拒绝回伦敦,她想要自己的爱情。可公爵在离开之前将三个女儿写地厚厚一叠信放在椅子上,同时传达一岁不到的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公爵夫人回到了伦敦,因为儿女。查尔斯·格雷来到城堡大喊大叫:“我爱你。。。我要和你生很多很多孩子,我不在乎他们是男是女”。他大声质疑G,你不爱了吗?G说,我以另一种方式爱着,但是你现在要求我离开我的孩子,你置我于何地?

公爵夫人可以出离,可她对子女的道德约束,让她屈服了。最终她找不回自己,只能够保证子女的幸福。

这个电影是真实的故事改编的,看完整个片子,我就特别想找来小说读一读,G一直是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这样狗血的人生真实发生,我想了解当时伦理之下,G的内心感受。

伦理孤独,偏偏在这部片子里找到了解释。一开始看到豆瓣评分只有6.9,我都想弃了,但是从伦理孤独的角度理解他,竟觉得也挺好。所以看电影和看书,很多时候也是很私密的事情。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