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中国绘画史》6宋代文人画及禅画

2020-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冰小寒

文人画及禅画的概念是11世纪后半叶开始挑战传统画论的。传统画论认为绘画应该忠实地表现自然形体,与之相对就是偏离这种视觉忠实论,而且是激烈地偏离。

“文人画”称之为宗派,是由几位卓越的士大夫文人形成圈子,核心人物是优秀的诗人、散文家、政治家、书画家苏轼。他们有闲的时候就画画、辩论,写一些绘画的理论。其实就是非专业画家试图打败专业画家。苏轼曾经曰过: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被他惹怒的画家王若虚(1174-1243)就说:所贵于画者为其似耳,画而不似则如勿画。

文人画家认为,图画的价值并不在于它画得像自然界的什么物体。自然形状只不过是原始材料,一定要通过转型才能成为艺术语言。作品的内容的核心和本质是画家的心灵。西方到19世纪摄影术发明之后才有类似的理论和想法。

文人画家的理论卓越,作品又如何呢?作品常常只用水墨,用很业余性的技巧,用显著的变形。精神上有时复古,有时即兴。

米芾(1051-1107)没有留存可靠的作品,从其子米有仁的作品中管窥其风格,朦胧而墨点疏落有致,跟一种泼墨技巧有关,墨渗有大量水分。风格上接10世纪大师董源和唐代“泼墨”画家王默(王洽)。

李公麟(1049-1106)风格是模仿唐人的细线墨描“白描”,源自吴道子人物画。李公麟派的梵隆在其罗汉手卷中,演示了细腻而流畅的人物线条和不固定笔触的山水,偶尔有近似炭描的丰富质感。时而粗犷时而疏简,与院派的标准、稳定、优雅完全相反。

苏轼本人没有画作传世,他最爱的题材是竹和枯木,因此竹与枯木也成为他的追随者们最喜欢的题材。米芾外甥王庭筠有这类主题的画作传世。与西方莫兰迪的相通之处在于:主题平凡,不带多少兴味,但美感反而更好。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