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64卦——文王迁都,受命,得《益卦》
前文导读(繁琐):
要讲解《益》卦前,我们要找寻史料作推断,主要依据在“王用享于帝”、“为依迁国”等。
王用享于帝——《帝王世纪》中说:“文王即位四十二年.......文王更为受命之元年,始称王矣!”文王受命元年,即为“文王即位四十二年”。而根据《逸周书·小开》“维(文王)三十有五祀......正月丙子望”。我们今天不是用史料推断文王受命之年,而是告诉大家文王受命是羑里以后,前期服务殷商称公,后期称王,这是心态的变化。
参看《诗经•文王》:有商孙子。商之孙子,其丽不亿。上帝既命,侯于周服。
侯服于周,天命靡常。殷士肤敏。裸将于京。厥作裸将,常服黼冔。王之荩臣。无念尔祖。
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宜鉴于殷,骏命不易!
为依迁国——分为两个来看
其一:“衣”、“依”、“殷”,是否同一字
衣字甲骨文
依字甲骨文
殷字甲骨
《诗经.商颂.玄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史记.殷本记》也记了这段历史:'殷契、母曰简狄,有绒氐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随其卵,简狄取而吞之,因孕生契。'
我们在看看殷的甲骨文,一个人拿着一个工具对着孕妇刨妇产,而衣字似乎像羊水被刀切割后的形状,尾巴哪里就是脐带,而“依”就更形象,人被羊水包裹,有依靠的引申意。
古代殷、衣二字声近通用,疑甲骨文中的“衣”字即是“殷”字。查古文献,也确有殷、衣通用的情况。
《尚书・康诰》“殪戎殷”,
《礼记·中庸》:“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
《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
所以要么是时间概念,要么是地域口音,造成了“衣”、“殷”同用。
我们在来看看《诗经》《尚书》依字的记载:
依字
《诗·小雅·小旻》:谋之不臧,则具是依。——同意
《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形容互相依靠,飘荡之状
《尚书·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则知小人之依——苦难
其二,迁国如何理解
我们把《新本竹书纪年疏证》和史料衔接两条线看迁国之事。
殷、周迁都:
1.武乙元年,古公亶父从河北迁都岐山
武乙名瞿。 元年壬寅,王即位,居殷
太王去邠,踰梁山,邑于岐山之下居焉。
2。武乙三年,武乙从殷地,迁徙到河北(是黄河以北,还是河北不得而知)
三年,自殷遷于河北。
3.武乙十五年,迁都沫地
十五年,自河北遷于沬。
4.武乙死后,太丁迁都/帝乙迁都(争议)
太丁元年丁丑,王即位,居殷
《帝王世紀》:帝乙復濟河北,徙朝歌。
5.太丁五年,季历搬迁到程地
四年,周公季歷伐余無之戎,克之,命為牧師。五年,周作程邑。
6.帝辛居殷
元年己亥,王即位,居殷。
7.周人迁都于程
三十三年,密人降于周師,遂遷于程。(《逸周書•大匡解》:惟周王宅程。)
8.周人遇到气候反常,从程地迁都到丰地
三十五年,周大饑。西伯自程遷于豐。
《诗经•大雅》:既伐于崇,作邑于豐。
9,周人做镐京、灵台
三十六年春正月,西伯使世子發營鎬
三十七年,周作辟雍。
四十年,周作靈臺。
《诗经•大雅》:考卜維王,宅是鎬京。維龜正之,武王成之。
《詩•大雅》: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综上:我们在讲解《益》卦之前,做一个逻辑推理,其一《益卦》有王用享于帝,殷商无需强调王用享于帝,或者说纣王做祭祀前不需要“或益之十朋之龟”,只有周人这种非殷商族人,需要借助各种手段(帝乙归妹、文王母亲是殷商等等各种血缘关系,具体看《诗经•文王》),才有资格给帝(去世的殷商先王)祭祀,所以,此王必定是周王,再者,文王称帝是羑里以后,所以定位时间来讲,此卦属于文王称王,迁都之事,同时有人给他建议做什么。同时,我们按照“依”字的理解做两个推论来翻译《益》卦。
卦辞。利有攸往,利涉大川。
翻译:前往有利,出兵征伐有利(涉大川一般指大的军事战争或行为,而征吉,一个是小的军事,一个是狩猎)
初六。利用为大作,元吉,无咎。(征讨他国)
作字
《诗·小雅·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书·舜典》:伯禹作司空。——担任
《诗·墉风》:定之方中,作于楚宫。——造
《诗·大雅》:侯作侯祝。——诅咒
《礼记·缁衣》:毋以小谋败大作。——事业
翻译:成就一番大的事业(或者担任大的事情),大吉,无过错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邀功获得更高的赞誉“王”)
翻译:给他大的奖赏,不要违背,贞卜吉利,王享受到了帝王祭祀的荣耀,吉利
六三。益之用凶事,无咎。有孚中行,告公用圭。(亢龙有悔,征讨他国要小心谨慎,功高盖主)
翻译:使用过度就是凶了,但是无过错。俘虏提出了一个刚刚好的办法,告诉大家用圭才行。
六四。中行告公从。利用为依迁国。
翻译1:这个刚刚好的办法(折中的办法,大家都能接受)告诉大家跟从,利用苦难迁徙国都。(三十五年,周大饑。西伯自程遷于豐。此处按依字苦难解)
翻译2:刚刚好的办法告诉大家跟从,因为殷国之事而迁国
九五。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惠字
《诗·邶风》:惠然肯来。——顺
《诗经·邶风·燕燕》:"终温且惠,淑慎其身。"——顺从
翻译:这个俘虏者懂我的心,不用占问,大吉,这个俘虏懂我的德行。
上九。莫益之,或击之,立心勿恒,凶。
翻译:不要增加,要减少,内心坚定的事情不一定需要长期坚持,凶险。(坚守初心是服侍殷商,结果对方没有善待你,还不改变思维,就是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