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妈猫爸,我们来聊聊教育这件事家庭教育

不可错过的育儿课堂问答干货,你值得一看!

2016-10-31  本文已影响13人  天使在线幸福家庭

Q:“我儿子快9岁了,开始有一些苗头了,他很爱他的主班老师,担心老师只带他们到4年就离开,因为他很爱老师,对此,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他?

看书上说,9岁的孩子会重新修复0到7岁的缺失,如果孩子在这个时候出现的一系列情绪和反常的举动,是在修复童年的缺失,是这样吗?

如果为了让孩子信任这个世界和父母,父母就应该没有界限的包容吗?(我的意思是任由孩子发泄情绪)我该怎么做才能支持到他?”

A:孩子很爱他的主班老师,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现象,也就是说孩子他有心目当中敬佩的权威。但是如果老师有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会离开,你就告诉孩子老师离开的真实情况,然后还告诉他以后还会和老师继续保持联系。

孩子在0到7岁的一些缺失,比方说给他太多秩序性的东西,或者自由玩耍的不够充分,这样的一些缺失,孩子在他人生当中,不仅仅是在9岁,可能在他的青春期以后,甚至可能成人的时候,都会再去修复。

关于父母对孩子的界限,我们不能给孩子过多的责备、指责和禁止,这会让孩子缺少信心、胆小、恐惧、没有安全感。孩子有一个自己去体验和尝试的过程(当然危险的事情要禁止)。

如果我们没有给孩子界限,这也不利于对孩子的发展。毕竟孩子对这个世界的认识,还是非常肤浅、片面的。大人要有一些规则或者界限,不能放纵孩子,这两个方面都非常重要。

我要提醒一点,我们不能等着孩子出现问题以后,临时给他制定一些规则界限。我们要和他一起商量,如果是9岁的孩子,我们要告诉他,下一次如果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会怎么做,或者我们制定一个什么样的规则,我们一起来遵守。这样孩子就更容易接受一些。而不是说等到事情发生了以后,你告诉他:你不能这样做。事情已经发生了,你再制定制度已经是滞后了。

首先孩子有他自己的感受,但是你们要真正去分析孩子的想法,我们成人做的是不是这样,再者,还是那句话——要去看孩子身上的一些优点。

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我们不要和他正面的冲突,可以去陪伴他、去聆听他的一些想法,可以用我们自己的一些行为或经历,以讲故事的方式告解他。

Q:孩子7岁半,女,一年级,不喜欢跟男孩子玩,觉得他们总是欺负她,调皮捣蛋,吵闹,不允许孩子来家玩,不允许动她的玩具,这是什么情况?

A:我们要做一些观察,可能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她受过伤害或者自己有一些情绪。当然,我们要鼓励孩子们之间能够无拘无束地玩在一起。老师可以去通过一些故事去改变这种情况,也可以采取实际的活动,比如,集体的游戏能让他们慢慢能够互相喜欢,家长也可以去邀请孩子一起玩。

Q:儿子行为散漫,身体里缺乏力量,不想做的事情找各种理由,跟他沟通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参加户外活动或夏令营、托管班,老师会跟我说这个孩子很特别和不一样,如何才能唤醒他?

A: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精神个体,而且每个孩子的成长的过程也是不一样的,有自己的节奏。关键是我们要看他的行为,是否影响了他正常的成长,是否影响到学习和工作。如果孩子身体里缺少了力量,我们可以让他做很多工作,如果是九岁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工作、工作再工作,可以让他做一些家务,给他锻炼的机会。

Q:孩子做什么都慢怎么处理?

A:每个孩子的节奏不一样。其实,慢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我们在华德福学校总是让孩子把节奏慢下来。只有慢慢的沉浸在学习和工作中,才能够真正地享受其中。我们让孩子工作,学习,不是为了一个结果,而是让孩子真正学习东西,在过程中,通过体验、感受,他会学到很多,仅仅从那个结果是看不出来的。

孩子磨蹭,我们要去观察他感兴趣的是什么事情,是不是我们让他感受到有人在催他。你可以观察一段时间,看看他的表现会是什么样,再一个看看他做不同的事情的情况是怎么样,这个我也很难说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能够有效,这个需要真正的去观察这个孩子。

Q:儿子9岁,对于社会上的一些话题会问为什么,比如老人摔倒为什么没人扶,诸如这些阴暗面,不知该如何和他说明。

A:九岁的孩子,他对这个世界非常的关注,他会去关注外部的一些话题,甚至有一些社会的阴暗面。这阶段的孩子,我们很难用道理跟他讲清楚,最好的办法是让他通过一些故事,理解故事中的真与假,丑与恶,善与美。

Q:儿子八岁,今年小学二年级。他从小自尊心太强,跟小伙伴玩游戏不能输,一输就不跟人家玩了,后来干脆就不参与游戏了,我想请教老师,这种情况怎么沟通?

A:像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很多,我记得当时我带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在一次拔河比赛上,班里有个学生,因为输了以后哭得非常伤心。我当时看到以后,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是去安慰她。

之后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这个孩子很要强,只是怕失败。后来我让孩子知道,人都有些不足,我们也可以从失败当中去学习。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从这方面引导孩子,失败了也不定是一个坏事情。再一个,通过一些故事或者通过一些真实的事情去引导孩子。

Q:孩子7岁半,小学二年级,今天老师让我们去学校,因为他拌了别的孩子一下,孩子没事,可发生碰撞不是第一次了,上次是用笔划了人家一下,他自己说是因为那个孩子老拿他东西,他烦了就划了她一下。我的孩子在家很好,平时不爱与别的孩子打闹,与哥哥在一起时也很克制自己,不知怎么在学校就动手了。

A:很多孩子在家里和在学校里边,表现有很大的差异。孩子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因为孩子的情感很难去控制它。他是活在当下,如果受到了自己难以承受的情感或局面,他不会考虑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别人造成伤害或者使用不当的暴力,实际上是缓解他的情绪。

他的这种情绪成因肯定是有外部原因。也有可能从家里边带了一些情绪,本身就没有完全消化好,然后在学校里面又碰到了一下,那么把他的一些情绪给触碰到了,就有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要让孩子意识到,拿东西去伤害别人身体,后果会很严重。

Q:请问娃儿之前是爷爷奶奶带大的,现在九岁了,爷爷奶奶的话孩子一概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会听,有时还会顶撞爷爷奶奶,请问这是怎么回事?

A:孩子他是成长当中的人,他在九岁时,内心情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成人如果不去适应孩子的变化,还是用以前方式对待他,他就很难去跟随你。

以前小的时候,你怎么样去命令他,他没有自己的自我意识,他是非常跟随的。那么这个时候孩子的已经变了,孩子好像长相也没变,但是他真正内在的东西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如果我们还是按照之前的那种方式和他相处,孩子能就会出现你说的这种情况。

Q:孩子在家里很活泼开朗,一到学校就畏手畏脚,特别乖,放不开……这种情况家长孩子如何调节?

A:孩子在家里边和在学校里边会有很大的不同,甚至有一些孩子真的是有天壤之别。在学校里边如果他显得畏手畏脚的,可能是信心不足,有一些不安全感。他没有真正打开自己,小孩子这是很正常的,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也不要过于纠结。不同的场合,不同的环境,孩子会慢慢形成他自己的做法。

本文由天使在线幸福家庭平台原创,分享美好,是一种美德。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