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投资理财每天写1000字

我的理财观和实践-1

2017-03-21  本文已影响83人  一一的成长记录
时间的玫瑰~

                                     

01 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

微信上时不时接到这样的消息:

姐,有空教我理财吧!

一一,有没有推荐的基金,我要开始理财,定投。

我选了几个基金,你能不能帮我分析下哪个更好,或者你有没有更好的推荐?

我每月200块买基金,是买一个还是买两个?

如果手上有50万,你会选择再三线城市一次性买套新房,还是在一线城市付首付然后每月还月供?

租房子是选择价格低离公司远的,还是价格高离公司近的?是在价格高有保障的中介租还是价格比较便宜没多少保障的小平台?

我想买保险,怎么买呢?

记账有用吗?

我没钱,怎么在短时间内有很多钱?

妞,你最近有什么发财的项目,记得带上我啊!

……

诸如此类,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有时看到一些消息会笑很久,有时会有很多思考。

我侄女前几天微信发语音说,她有600块钱想放在我这里,能不能每天给她1块钱,按天算,年底一起给她。

这账算的挺精呀,按天计息,这收益率也真高了点。

不知不觉,周围的朋友有和钱相关的问题,总会找我聊聊,每次聚会我们也总是会聊到钱,这个话题也总是能引起一番热烈的讨论。

看来,人们都是喜欢钱的,当然,我也喜欢。

上周末去上了两天课,关于财务报表的,这是我一直觉得难以翻越的一座大山,说看不懂吧,字都认识;说能看懂吧,又不是很明白到底什么意思。

还好,两天课下来,我对这座大山一点都不畏惧了,忍不住把持仓的那些上市公司财报翻出来看了一遍,还做了一些计算,的确有新发现。

趁热打铁,又把自己的定投基金分析了一遍,正好最近在考虑如何调仓,恰好又学到了一些新的方法,可以马上实践。

这两年,我总是会回顾十多年来理财路上的经历,从中又有很多收获。

在这个过程中,对于我念叨了很久的“理财是一种生活方式”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理财,真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需要不断精进,这条路确实很长。

十年来,财务上的收获肯定是有的,然而更多的还不是金钱的增加,而是想法上的改变。

也许,我遇到的一些问题你也正在经历的;也许,我的一些想法也是你正在想的。

02 理财要趁早

李笑来说,越早开始越好的事情没几个,理财排第一位。理财是人生最重要的技能——没有之一。

这话一点都不绝对,从自己这十年的经历看,我是信了。

只不过最开始的时候,效果还没那么明显,时间越长,越能感受到那种美好的变化。

小时候,钱都是掰着花的,那时候也真的没钱,是大家都没有什么钱,一个月工资几十块就不少了,万元户可是很多人的记忆。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是80年代的万元户,相当于现在的多少钱呢?答案竟然是255万。当然对于这个数字还有若干种说法,从十几万到1000万都有。

仔细想想,也不意外,由于通货膨胀的侵蚀,钱当然会贬值。虽然这30年来每年公布的CPI平均不超过5%,可是实际的通胀率应该是超过10%的。

从这个角度反过来看,如果三十年前你有1万块钱,每年10%的收益率,复利滚存,现在会有17万;如果每年都再存一万的话,则可以达到164万。

这就是复利的力量,复利就像原子弹,或许起初变化并不明显,可是一旦达到临界值,就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回到我侄女那600块,她想要我每天给她1块钱,按年支付。整存零取,这收益率都达到60%了,还好是年底就给她收益。

如果每年收益不拿走继续滚存的话,持续十年,她那600块就能翻100多倍,这么给老子会破产的。

这孩子是太精了还是对钱没有概念呢?改天我得找她聊聊这件事。

我们这代人在未来很有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是:活得太长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高,非常有可能出现小沈阳说的这种情况:人还在,钱没了。

退休年龄的推迟已经是一个必然趋势,这意味着不仅要多交养老金,还要更晚才能领取。

一旦中年失业或者因为健康问题没有了经济来源,又没到领取养老金的年龄,该怎么办呢?

所以,哪怕起点低一些,你也要尽早开始理财,最好现在就开始,因为理财本就应该是一种必备的技能。

03 越没钱越要开始理财

这似乎是个悖论,想早点开始,可是没钱;没钱就很难早点开始;等想开始的时候,已经不早了。

尽管如此,还是要开始,哪怕起点再低。种树的最佳时间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我分析了很多和我说没钱的朋友的情况,说没钱的,也不是真的没钱,这要看跟谁比。总有人比你更有钱不是吗?毕竟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含着金汤勺出生的王思聪。

大部分人没钱是因为花钱没有规划,人们总是会买很多并不必要的东西,所以我一直建议朋友开始记账。

有很多人问记账是否有用,有人记了几天就没下文了,有人说想不起来记,还有人觉得浪费时间。

这都很正常,何况记录那些数字的当下,你并没得到什么反馈,而如果是吃了一块美味的蛋糕,却会有很愉悦的感觉。

可是,如果你不做某些事,有些阶段就无法跨越。

你一边喊着没钱,一边又不知道自己的钱到底花在哪里,即使你振振有词地说你有哪些钱是一定要花掉的,也没有全部记下来更准确。

我是从1999年开始记账的,每天晚上打开日记本,从最后一页开始记录每天的花销,日记则是从前往后写。

当时做这件事只是觉得上了大学就是成年人了,想寻求经济独立,前提是我总要知道自己每月花多少钱吧!

更深一层的原因是我想知道以后如果我供妹妹上大学得需要多少钱,这除了给父母减轻一些压力外,我也不想妹妹上学的时候像我这么拮据。

那时候,衣服都是买十几块到几十块的,每学期交完学费只有1000块生活费。除了吃穿,如果我想买更多需要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空间,所以我能想到的只有开源。

开源的方式无外是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

虽然有综合测评,可是想得到奖学金还是要好好学习,毕竟成绩占比70%。

助学金不是每个人都能申请的,而且申请的人多,自然每个人也就得到很少。

勤工俭学也是一个不错的方式,我尝试的方式是做家教和卖贺卡。

大学四年,总计花费32000,家里解决24000,自己解决8000。我之所以对这些数字还能印象深刻,完全得益于当年的账本。

只是记账这件事我一直做得偷偷摸摸,确实有点不好意思,不想让别人知道,所以才会写到日记本的背面。

然而工作后记账还是被延续下来,因为已经习惯了。

工作后的记录多了一些开销,当自己有主动收入的时候,我很自然地想到量入为出。不能跟家里要钱是第一位的,18岁独立的愿望没有实现,从毕业开始就是必须做到的。

这一点我还是做到了的,我从来没想过毕业以后还要跟父母要钱,至于买房那也一定是要自己解决的,我可以贷款,但是不能拿父母的钱,他们的钱要留着养老,何况我农村种地的父母,也没有多少积蓄。

既然要量入为出,我一定要知道自己的收支情况,哪些钱是必须花的,哪些钱是没必要花的。记账并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

在月工资不到2000的时候,无论怎么算怎么省,最多也只能每月拿出200块钱来储蓄,少是少了点,可总比没有要强吧!

我的第一次理财是在发工资的建行开了一个定期转存账户,每月发工资的第二天扣款,买一年定期。

这就是12存单法,一年以后,每个月都会有一个定期到期。如果买两年定期就是24存单,以此类推。

12存单还并没做多久,我就赶上了06~07年的大牛市,于是后来每月200变成了基金定投。十年后我每月可以定投基金2万,这次调仓又继续加码到更多。

虽然我当年开始的起点很低,只有200块,可是在若干年后也有了可观的回报。

算算我存钱的速度,也并没比房价跑得慢,而且从中掌握的理财技能是不依赖外界条件的,这种技能还是不可逆的,已经是我的了。

后来我经常看到这样的话:把收入的1/10用于储蓄,并且不要取用。我把它们分享给朋友,却很少有人听。

幸运的是,还是有人用了这个方法,并且有了不错的回报。

我用我的经历证明:越没钱才越要开始理财,理着理着就有了。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套用巴比伦财富秘密的第一要诀:

凡是那些将赚取收入的一部分存起来而不全花掉的人,总是容易获取金币;与此相反,钱袋总是空空如也的人,金币是不会属于他们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