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

你是否也生活在这种分裂和束缚当中?

2020-06-1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个心理咨询师

前文说到了两个观点:心流和心位。首先是积极心理学开创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这是一个非常必要的、基础性的概念。

有了这个概念,才能理解《盗火》这些之后的名著。因为心流是它的基础,盗火就是介绍一种进入集体心灵的方法,并且为它取名盗火,这背后隐喻着普罗米修斯盗火这件事情,可见这个概念的重要意义。

心流是一种很愉快的体验,我在什么时候体会过呢?写作时,一般的情况下,一篇2000字左右的文章,需要两个小时左右。

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在写之前看了一下时间,等到写好之后再看:哇,已经过去两个小时了。在这件事情中,我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对心理学来说,流动是一个很根本的体验。我有一次很深的体会到流动,是做瑜伽时,突然灵光一闪:啊,原来这就是流动。

接下来是心位,说的是婴儿一岁左右的,一种状态向另一种心理状态的过渡。就是从偏执分裂位(偏执妄想位)走向抑郁位。

其实我感觉,就是一种认识,认识到这个世界是有好有坏的,关键是自己也是有好有坏的。自己不是一个自己想象中那么好的好人。

世界上真的不会出现一种状况是:一个彻底的好人,但这个世界却对他很糟,在心理学看来,这种状况是不太可能出现的。

因为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敌意程度,和这个世界对他的敌意程度是相等的,这个世界是镜像的。

你从镜子里看到什么,取决于你身上有什么。你心里有恶,就会看到恶无处不在,你心里有善,就会看到爱充满人间。

好,接下来进入本文的两个概念。

英雄之旅

我感觉这是一个被说烂了的概念,因为太多人提到它了。提出者: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美国著名作家,神话研究领域的顶级学者,比较神话学大师。

他探讨人类文化中宗教信仰的共同点和神话的共性作用,仔细研究了世界各地文学和民间传说中的神话原型,创造了一系列影响力极强的神话学巨作,跨越多个领域,包括《千面英雄》、《追随直觉之路》、《指引生命的神话》、《神话的力量》、《坎贝尔生活美学》。

我选择,我自由,我存在。在坎贝尔看来,最重要的是自由,或者说自由的真谛,是战胜了内心的恐惧、拥抱了黑暗之后达成的一种状态,这个历程才能称为“英雄之旅”。

英雄之旅是完整展开自己生命的过程,有三个阶段:

1.花园,儿童在伊甸园般的怀抱中,纯洁美好;

2.沙漠,你如同骆驼,忍辱负重地行走;

3.狮子,你有力量地活着。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概念是听书时,主要介绍了坎贝尔的《千面英雄》和《英雄之旅》。一个人偶然发现,古今中外所有的神话故事,好像都有一个模板。

于是他就观察记录这个模板,然后把它用运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主角有1000张面孔,叫不同的名字,但核心讲的是一个故事。

首先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或危机,打破了英雄的生活节奏,他受到召唤需要去远方。但出发前他有很多的疑虑和纠结,然后出现智者的提点。

接下来启程出发,遇到了各种考验,完成了自己的成长。历尽艰辛,获得了一个宝藏。

最后拒绝回归,跨越了某个坎坷之后,王者归来。等我学过这个过程之后,再去看小说看电影,突然觉得有些无聊。

因为他们所有人都在讲这样一个故事,当一个设计精妙、环环相扣、节奏紧凑的故事给你讲1000遍,我想任何人都会腻,哪怕这个故事真的很好,符合人性。

可能这就是知识的诅咒,当你知道了某一个知识后,再也无法回到那个不知道的状态。无法理解那些不知道的人,他们会怎么想?他们的世界是怎样的?

双重束缚

格雷格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英国人类学家,杰出的沟通大师,贝特森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科学家之一,是许多传播学研究议题的开发者和开创者。

他对20世纪最重要的三个基础性理论,控制论、信息论和系统论的丰富和完善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开了元传播、双重束缚、关系传播和学习的传播机制等研究的先河,。

人们互相沟通时,一个人同时发出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一个人发出了互相抵触的信息,而对方必须做出反应,但不论他如何反应,都会得到拒绝或否认,容易使人陷入两难的境地,精神分裂症的症状就是这种痛苦的表达。

当父母既不接受孩子的谎言,又接受不了孩子的真诚时,就是将孩子逼入“你既不可以A,也不可以-A”的矛盾中,这种矛盾就是“双重束缚”。

如果你想培养一个精神分裂的孩子,那就可以经常使用“双重束缚”。也就是经常对孩子说,这件事你既不可以往东,也可以往西,需要东西走s型弯道。

当然说的时候,只说前两句,不要说最后一句,不管孩子给出什么反应,都给出拒绝或忽视,这样更容易培养出精神分裂的孩子。这好像有点把精神分裂说得太轻了。

精神分裂是一个比较严重的心理疾病。如果跟身体疾病比较的话,大概就是类似胃炎吧,是一种影响力很大,慢性持续,且不容易治愈的疾病。

那是一种很痛苦的状态。很多中国人都推崇王阳明、曾国藩,是因为他们在好坏、善恶的两极,一方对恶人时可以有霹雳手段,对善良时也有菩萨心肠。

他们两个可以把这两种方式,很自洽的融合,而感觉不到其中的违和感。历代的中国人都觉得,这是一种完整、完美的理想人格。

无数人以他们作为目标,前赴后继。在心理学看来,他们也很棒,因为他们给后来者一种感觉,就是:我既可以做好人,也可以做坏人。

做好人时,我可以比任何人都好;做坏人时,我可以比任何人都坏;我有自由,可以选择去做好人,或者做坏人。

这种选择带给了我力量,去应对可能糟糕的事情。而双重束缚就是把一个人的选择给封起来,向东向西都封起来,并且不告诉他有s型弯道。

在成长中,我一直被要求节俭,浪费是可耻的,是不被原谅的。被要求顺从,你要听我的,不听我的,你就会犯错,你会受惩罚。

当知道“我既可以A,也可以-A”时,我明白节俭很好,但我也可以选择浪费,可以选择更品质的生活。顺从当然可以,但我也有选择叛逆的权利,尊重自己内在感觉的必要。

也就是在节俭和品质生活、顺从和尊重自己之间,我是有选择的,我可以选择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瞬间感觉到:这个世界在摇曳生姿。

谢谢你的欣赏,对于本文内容,你有其他观点吗?欢迎留言和我一起探讨。关注我,认识自己,理解别人,这个世界很棒。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