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通往成功的唯一车票
两个儿子都出去外面读书了,家里只剩下我们两个老人,白天上班,晚上回到家总想好好休息一下。最近迷上了“喝鸡汤”,鸡汤一灌,人顿时就迷糊了。看电视剧真是有du呢!一集过一集,情节的起伏令人欲罢不能,一集最少45分钟,一个晚上看上个几集真是过瘾,但看完之后,感觉很失落。
每次看完一集,我在心中不禁暗暗懊悔:又浪费了半个多小时,如果这些时间用来看书,那多好啊!可内心里的两个小人在不停地战斗,一个小人说,电视剧好看,心灵鸡汤真好喝!另一个小人说,你这样下去不行,会丧失斗志的,必须要停下来才行。这就是我近段时间在纠结的事情,总感觉浪费了许多时间,不知不觉,时间就从指尖溜走了。
一代名臣曾国藩说: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生的事。自律的人生,藏着无数种可能,自律的程度,决定你人生的高度。人生路上无捷径,做个自律的人,才能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普天下,从古至今,如果一个人没什么成就,懒是一大原因,事败皆因懒,人废皆因闲,家败皆因奢,一懒毁所有,勤能百弊除。
从2021年春,我加入新网师开始,本来已经养成了每天阅读的习惯,前期也执行得挺好,但前段时间由于一场感冒,让我两个星期晕晕沉沉,早上的跑步了中止了,因为医生说感冒要静养,不能剧烈运动,我就听了医生的话,每天心灵鸡汤喝着,再也不想看书了,因为理论性书籍啃起来相当的无聊,远比不上直观刺激的画面感来得舒服。人就是这样,只要你在舒适区呆久了,人就躺平了。没有了上进心了,以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了一点自律,顿时烟消去散了。
心灵鸡汤喝多了,大脑变得简单了,思维也停滞了。人的大脑是一个懒惰的东西,它本身是不喜欢思考的,你或许不太相信,我们的大脑其实并不擅长思考。认知心理家说,大脑不是用来思考的,是用来避免思考的。这和我们的本能十分相符:趋利避害。大脑真的能不思考就不思考。
学习具有加速度。差距一旦开始,就会越拉越大。为什么呢?就好像“马太效应”一般,好的越来越好,差的永远都差。因为那些拥有强大事实性知识背景的孩子,更容易理解他所看到的,听到的,学到的。比方说,A同学的背景知识有80%,B同学的背景知识只有50%,那么很不幸,当我们接触一个新知识,A同学就有80%的理解力,而B同学只有50%的理解力,显然A同学会学得更快,于是他越学越多,越多越快。这就是学习的加速度。
理解了这些底层逻辑,我们就知道了自律对一个人有多么重要。我们看那些有钱人,表面光鲜,出入豪华场所,吃的山珍海味,看起来很风光。但他们背后付出的远比他表面看到的多得多。有钱人为什么有钱?因为他的观念不同于普通人,他有自律精神,为了达到目的,逼迫自己去做、去学习,去达到一个新的高度,这就无形中让大脑总是处于思考的状态,时间久了,人的观察力、思考力、执行力就会大大提升。
今天写完这篇文章,算是对前一阶段的一段反思,接下来要调整自己的思维状态,不能再沉缅于舒适区而不能自拔,一定要让自己振作起来,把时间牢牢抓住,做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要养成“四个不停”习惯,即不停地阅读、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实践、不停地写作。只要有了这四个不停,人生才会越来越有意义,生活才会越来越有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