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2021-08-20  本文已影响0人  逆熵增者

今天用黄金思维圈(why-what-how)来谈谈认知个概念。

一、认知为什么那么重要?

1、其实,人的一生都在为自己的认知买单。

你所赚的每一分钱,都是你对世界认知的变现;你所亏的每一分钱,都是因为对世界的认知有缺陷。

你永远赚不到超出认知范围之外的钱,除非你靠运气;但是靠运气赚到的钱,最后往往又会靠实力亏掉,这是一种必然。

社会最公平的地方在于,一旦你的认知和财富不匹配,社会就有10086种方法收割你,直到互相匹配为止。

认知资本,才是社会未来最大的资本。

2、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认知。

Spenser曾说,这是一个矛盾的时代

一方面互联网带来了无数的机会,塑造了不少的新贵,每一个行业都在被改变或等待被颠覆;

另一方面,中产阶级无比焦虑,缺乏安全感,媒体天天营造上升通道被关闭的悲凉氛围。

我相信我们正在经历新的技术革命和新的文艺复兴,我们无比兴奋,却又无比焦虑。

我们好似有无限机会,又不知道如何抓住它们。我们缺的不是信息,而是认知。

3、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

鲁迅说,说人和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狗之间的差别还大。

我认同这个观点,认知层次不同,就是鸡同鸭讲。

人和狗之间还能通过表情、手势进行交流,但人和人之间会因为思想的维度相差几个等级而无法沟通。

4、辉哥说,认知,一切都是认知

这是他最近一年最深刻的感受之一。在一个快速发展的世界里,理性的决策应当是拿出最大化资源投资于认知的提升。

把一切行为都视为对未来的投资,而投资行为的终极目的是获取对未来的认知。

最终的命运只取决于认知水平的高低,没有其他。知行合一也是认知水平高的体现,换言之,所谓想到没做到其实本质是认知不到位。

我对此深表赞同,认知这件事在投资领域最为明显。

二、认知是什么?

1、认知是指人们认识活动的过程,即个体对感觉信号接收、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处理过程。

简单地说,就是个体对所感觉到的信息在头脑中的加工处理过程,这也是认知的本质所在。对于同样的外界刺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心理体验和情绪反应,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与其对该刺激的认知存在差异有关。

总结一下,就是一个人看待事物的看法,以及格局等。它涉及到一个人的学识,见识,以及经历等各个方面。

2、《认知突围》一书中提到,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套算法,是由从出生到现在的环境投射和自主意识共同进化而成的。

这套算法决定了一个人对基础素材的加工方式,我们将其简单地归结为两个字:认知。

认知有很多侧面,对于任意一个侧面,只要认知不同,看到的就是不同的东西,听到的就是不同的话,进而无法彼此友好交流,因为所有的交互终究是过完脑子以后的成品之间的交互。

挣钱看起来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因为获取资源这件事永远都只能通过跟其他人竞争来实现。

凭什么竞争总是你胜出?当你了解挣钱的原理,但别人还不了解的时候,你的赢面就大得多了。

时间很重要,但很多人并不清楚它究竟有多重要,于是“分秒必争”对大多数人来说,就真的只是一个写在纸上的词,跟真正的行动没有一点联系。

人们都说懂得那么多道理也过不好这一生,道理是不是真懂了?凡引发不了践行的,要么是并不真正认同,要么是没有真懂。

以上,都是认知的结果。

三、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呢?

1.、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想让思维发生质变飞跃,知识储备作为量变就是必不可少的。

而帮助我们拓展知识库的方法,无非两种,如果不能行万里路,那就读万卷书。

苏轼有句名言: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博观”,就是广泛涉猎,大量阅读,“约取”,则是一个去芜存菁、去伪存真的过程。

只有当你大脑中存的知识足够多、足够深刻的时候,才能和世界碰撞出火花,从而形成“厚积薄发”的思维跃迁。

2.、心怀敬畏,保持空杯。

一个人知道得越多,越会觉得自己所知甚少,不知道的东西更多。

就像海面上的冰山一样,已知的永远是一小部分,未知的才是海面下看不见的冰山。

所谓的成长就是保持高度敏感,对新事物永远保持开放的心态。

大量吸收新的知识,向外探寻,向内思考,不断打破自己,升级自己。

3、历事炼心,知行合一。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知识如果不实践,永远无法内化成自己的认知,只有敢于行动,去经历,去体验,才能形成自己的理解。

古人说历事炼心,从事上悟理,在理上改行,长此以往,才能实践出真知。

写在最后,

有句话说得好:认知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

想要实现人生的逆袭,必须提高认知,拼命努力,洞穿事物本质,见大通简,才能迎刃破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