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集

六朝明月今时风

2018-11-13  本文已影响0人  豆言瑶语
六朝明月今时风

                  六朝明月今时风

                                豆逗

      回望小时候,坐在院子里的碾盘上,周围的大山一座又一座如老牛般卧在院子的周围。对面山坡的树荫隐隐绰绰,林间传来飒飒的声响,向天空望去,满天的星斗,璀璨无比,明月如辉,想来,丰子恺先生曾经画过一副画,“六朝旧时明月”,明月曾经照在这个广漠的大地上每一户人间的窗前,从上古到现在,皓洁姣姣。银河如练,偶尔有一颗流星迅速从天际划过,永远消失在黑色的夜幕里,再也寻不到踪影。那个时候,对未来最深的幻想,对年岁的最初的思绪,氤氲在那时的银辉和大地上。夜晚和夜幕里,一个个孩子仰望着星空,在时空里静思。转过了一道道弯,走过了一道道沟,跨过一座座桥,去过乡镇,走过县城,又到了重庆,再辗转到了北京,在外18年的时间悄然流过,微风里趟过了一条条河流,岁月里的童年消失在时光最远的那头,再也找寻不见,只有每日的时光和清风明月大师朋友还有小友相陪。

      在时光的河流里穿梭,在世界的空间里行走,人和人,擦肩而过,言语的交流,眼神的温暖,互相帮助互相支撑,一起在这个时空里看世界的每日风景。每天的日子里,太多的哲学意味,需要细细的去品味,人,诗意栖居在这个世界上……

      这个世界里,思考与爱同在。我来北京后的第一个师傅是范红英老师,当时她带着我和华叶一起做研究,那时刚毕业,对于教学没有太多的理解,就是到了现在也不敢说自己有多深的了解,每次阳光特别温暖,大家一起出发坐公交车去朝阳分院研读,一起研课,一起写论文。基于对于散文的喜爱,我选《春酒》这篇课文做文本分析,并写了关于主问题的研究。后来《春酒》这一课被定为区级研究课,论文也获得了一等奖。也去过师傅的家跟师傅交流,一路行走一路思考,每次的聊天脱离不了文学和教学法,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师傅成了学生的榜样,教孩子成为好人是终身不灭的火花,闪耀在心中。在时空里每个人都是小孩,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玩不同的益智又利于他人的高级游戏而已,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

      姚咏梅老师是我朝阳分院的另一位老师,她才华横溢,待人极其热情友好,带领我们一起做《沙之书》的研究,一起分析和研究,那一段时间,我们每天都浸在《沙之书》里,我跟我的学生们一起学习博尔赫斯,学习魔幻现实主义,孩子们开始读《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有的孩子翻来了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读完我们一起讨论,现实和想象浸在一起,青春和文学交织在一起。孩子们快毕业了,小组辅导的时候,有的孩子休闲的方式就是拿着博尔赫斯的小说看着文字的跳跃,我们一起的得出,写作是溢出来的,不是求来的,不写作就难受的时候,写作就开始了,这个孩子是小朴,当时旁边小范读的是高晓松的《鱼羊野史》……

      那时的明月那时的友谊……

      蓝玫老师是我们五年前在新教育认识的上师,她带领我们一起做晨诵,一起认识绘本,一起认识到阅读对人一生的价值。书本,是一个想跟世界交流的人所有心志和理想的凝练,想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想法不断支持一个作家写作。进入书的世界,就是在跟大师对话,大师,为人的终极目标和人的终身的发展而思考。读书,就是和大师做朋友,虽然不是同一个时代,但是依旧能揣摩到那个时代的脉搏,虽然不是同一个年龄段,但是依旧能感受到那个人的初心。读书可以让一个人进入角色,知人识事,在另一个世界里思游。蓝玫告诉我一句话,我终身难忘,那是在三年前,我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有一点点焦虑,因为当时我接了一个孩子,语文考了三分,蓝玫老师告诉我,佛陀在那里,它不分贫穷和富有,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人需要他去度的时候,他都去度,慈眉善目,笑看千年。在那一刻的时候,我的心顿时开悟,我也明白,当我们的心灵在不停的做准备,存一颗受教的心,当外界有真正的智者声音叩击的时候,这个声音让自己顿时悟到一些什么。在接下来的三年里,我用心的教育这个孩子,他热情而有礼,后来毕业了学了轨道交通与修理,还回来看了我,他毕业后,他的四驱车比赛得了区级二等奖的证书才发了下来。他逐渐爱上了读书,爱看《我是实验王》等之类的书,我相信他会成为一个好的技工和修理师。蓝玫老师的一句话就是我的与如何与小友相处的一个机缘。昨天一位朋友约我一起再次约蓝玫老师,蓝玫老师很忙,今天在这里,明天在那里,一路飞机,一路火车,为家庭教育奔波,引导着需要求学的家长的思维的方向。三年前,我一个人约她的时候,她出来与我相见。三年后,当我和朋友们一起约她的时候,她依旧出来与朋友们相见,哪怕很晚。当你需要她的帮助时,她就在。她给我们讲了童喜喜老师的说写手帐,喜喜老师在哈佛中国论坛上发言,希望世界能听见中国孩子的声音。蓝玫老师给我们讲了绘本的阅读,怎样从不同的角度从绘本里读出最深层的意蕴,她给我们讲了如何让自己去看待这个世界,先让自己幸福起来,从而影响身边和周围的人。每天就一个主题要和孩子聊天,让她学会说话,会说话的人就会写作。两个小时的见面是如此的仓促,但是当我们用受教的心灵和准备的心灵去听一个智者的言语的时候,智者的言语就像溪流一样缓缓的流入我们的心田,从而让我们有新的见解。

      同约的我的好朋友同事竟然是我同门师姐,她的朋友们一起都叫他梁大哥,我喊她梁兄,一位高中的语文老师,讲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的时候,她是写用专题的方式去讲“一个爱国情,三个不同人”,孩子们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意气风发。粱兄讲了她小时候的经历,二年级的时候,她为了等她的好朋友,她晚一年上学,到五年级的时候,她的好朋友再一次留级,她也不能晚一年上学,就独自的走向了城里,一步一步的求学,非常的艰苦。周末要去报到的时候,家里有多少钱就带多少钱,有时是剩下了一块钱,那就带着一块钱上学。那个时候的人生,那个时候夜晚,那时候的寂静,那个时候空旷的山野磨砺了她的心智,和她独立的思想和对于生活新的看法。师兄后来考到了西南师范大学,她在大四的时候我应该上了大一,我们在同一个校园里边呆了一年,擦肩而过的时候,应该是有荟文楼的迎春花开过,三教楼的桂花香飘过,我们从同一个大门走出来北上到了北京。研究鲁迅文学的李怡老师,研究古诗词的李达武老师,研究杜甫的胥洪泉副院长,研究李白的刘明华院长,国际唐诗研究大会就在田家炳广场召开,写《沉重的肉身》的刘小枫来给我们做讲座,我们自由思想的种子应该是从那个时候种下,老师不断地在提醒我们:“你是怎么想的?希腊神庙里有一句话就是:’人啊,认识你自己。’”至今,自由的思想存在脑海里,但是没去过希腊,我想我也该走走行行了。当我见到师兄的时候,感觉就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那时的阳光那时的风。相见恨晚,我想以后还有见面的机会,也许这就是复旦大学的老师所说的精神同族,不为其他,只为听懂。

      细观六朝明月月,聆听今时微风,这个世界在诉说,翻开书本,哲人在絮语,古时遥远的问候,今时哲人的引领,用一颗受教的心灵去跟世界接触,人和书,是机缘,人和人,也是机缘,我在这里,你在这里,他也在这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